第153章 讨价还价这种事,当然……(第3/7页)

老伴:“你也说原料价格上涨,工人工资增加呗。”

王厂长不屑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你以为就你聪明,紫金公司多精明啊,人家早就把路全给堵死啦!你看合同!”

合同上明文规定,报出的价格,就是全包价。在本次合同有效范围之内,价格是固定的,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或降低价格。

老伴皱着眉头:“那你也不能不吃饭啊。先吃饭,再说。”

王厂长被老伴押着吃了几口,实在吃不下去,烦得不行。

思来想去,觉得反正已经无路可走了,不如按老伴说的,跟安夏说说,也许她会有什么好主意呢?

她应该也真的很想要设备,而不是想把自己逼上绝路吧。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厂长打通了安夏的电话。

“哦?涨价,是真涨了吗?”这是安夏的第一个问题。

王厂长愣了一下,他上哪儿知道一个瑞士公司的生产成本是不是真涨了。

还不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此时,安夏尽显商人本色。

她告诉王厂长,有一个专家版的《紫金商情》,可以指定采集客户关心的内容。

比如瑞士的人工工资是否有增加,轴承所需要的金属原材料价格是否上涨,乃至整个瑞士的水电费是否涨价、工厂所在地区是否发生了自然灾害……

总之,只要您给钱,《紫金商情》应有尽有。

王厂长觉得专家信息非常好,除了要钱。

王厂长大为不解:“我们的发电机组也是卖给紫金公司的,怎么我要看这些信息,还要钱啊?”

安夏解释道:“不一样,发电机组是聚合新能源公司。虽然紫金是股东,但还有其他股东。紫金商情是商情信息中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单位,各自独自核算。”

“就像你们厂旁边的小卖部,是你家乡下的二婶开的。但是拖拉机厂子里的工人去吃东西,买酒、买烟,也得给钱,对吧。”

举了个例子,王厂长就明白了。

通过《紫金商情》,王厂长确定,瑞士方面提出的涨价理由根本不存在。

既然不是硬性的涨价需求,那就还能谈。

双方都不把话说死,为价格来回拉扯。

王厂长这边在为砍价而烦恼,安夏也在密切关注此事。

国产风力发电机组能不能赶紧生产出来,也是她的利益所在。

在安夏的授意下,紫金商情信息中心向王厂长提供了一些免费情报,告知他全世界还有哪些国家可以提供轴承,以及大概的价格区间。

能做轴承的工厂其实不少,但……不是巴统协议国,就是巴统协议国的小弟。

从政治立场上来说,他们非常的不稳定。

吃过一回亏的王厂长很头疼,不知道应该选谁。

一天下午,安夏忽然收到此前曾经聊过的一家德国风力发电设备公司的电话。

对方的大意是:

上回拒绝贵公司的采购需求,我们也很无奈,我们毕竟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成员,必须得按协议办事。

我们也不想的啊,真的真的,都是美国的错,请看着我真挚的眼神。

听说你们还在寻找原材料,找我们呀!

美国不让我们卖整机给你们,但是没说我们不能卖零件给你们啊。

来嘛,找我们买嘛,只要缺一个零件,就不是整机。

我们就卖一些重要的零件给你们,不需要技术的部分,比如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你们就可以自己做嘛。

安夏:“……”

呵,早干嘛去了。

各国商人就没有傻的,所谓严谨的德国人也不例外。

这种「整机不让卖,悄悄咪咪拆零卖」的行径,德国人不可能没有想到。

现在才提出来,说明他们原来就是坐等着紫金陷入绝境,不得不答应他们的「世界和平保证金」要求。

万万没想到,安夏一怒之下,宁愿跟一个拖拉机厂合作,从瑞士采购轴承回国组装,也不找他们。

瑞士不是巴统的协约国,不受协议影响。

它还是永久中立国,虽然它在二战中的行径证明它不是真ꔷ铁中立。

但和平年间,也不至于有谁拿出落榜美术生的精神,来专门跟它过不去。

眼看着隔壁邻居要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所以德国方面才找了过来。

迟啦!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种人,安夏绝对会离他远远的。

不过,讨厌一个人,就彻底跟那个人一刀两断,是个人交往中的常见行为。

国与国,公司与公司之间这么干,未免幼稚。

安夏和和气气地回复:“谢谢贵公司的建议,但是瑞士的轴承很便宜呀,算下来,自己生产花的钱跟从国外进口差不多。”

对方马上回答:“不一样,我们工厂的整体质量管理,是世界领先水平,想必您也明白,生产制造除了核心设备之外,整体的管理水平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