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页)

这边秦奋负责赶制可行性报告。

那边紫金游戏的动画特效组除了要赶公司上市的献礼作品,还要赶给火箭做的模拟仿真效果图。

他们是现在全国最强的3D特效制作者,本来他们进紫金是为了做游戏。但是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太高端,一般人家买起的计算机带不动。

于是,他们对创作的信仰都落在了安夏让他们做的各种宣传动画上。

确保看见动画的人都为其中蕴含的科技而倾倒,马上就想花钱得到实际产品。

但是……他们开始做的时候,实际产品的图纸都不一定有。

全靠他们的智慧展开飞翔的翅膀,让宣传动画看起来非常有可行性。

这次也是如此。

他们对火箭一无所知,唯一的概念来自于电视上的火箭发射新闻,还有火箭运载公司刚给过来的一份简单的说明图纸,告知他们需要做的东西。

安夏带着秦奋的计划和动画片坐在负责火箭发射的长城工业总公司的会议室里。

几位专家先看了特效动画片,放完之后,其中一个忽然笑起来,对旁边的人说:“黄工,看看人家做的。”

“哈哈哈……比我做得认真多了。”黄工也跟着笑起来,“要是我们那会儿也有这么好的展示手段,我也会上。”

难道……堂堂长城也干这种事?安夏无比好奇。

看着她求知的目光,在场的一位专家给她说了一段往事,1988年,黄工去跟美国休斯公司谈发射澳星的合作。

没有样机,没有模样,黄工就拿着三张手绘图去跟休斯公司签下了合同,然后靠着这个合同,贷到了款,再凭着贷款造出了火箭。

安夏十分惊讶,她本以为自己已经是空手套白狼。

没想到她企图套的正是前辈。

安夏非常虚心地向前辈求教:“休斯公司是怎么同意的呢?”

“便宜啊。”黄工笑道,“技术要求嘛,反正就是把卫星正常带上天就行。大力神火箭发射要一亿美元,便宜的法国阿利亚娜火箭也要五千万美元,我们报价是两千五百万,全世界都没有比我们报价更低的了。”

“他们……就同意了?”

“在合同里我们还签了一个赔偿条款。要是1990年发不上去,不仅中止合约,而且要赔一大笔钱。”

同时,黄工也告诉安夏,正常研制一个火箭需要四五年的时间,他们一共就用了两年不到。

然后,黄工便问安夏:“你们多久能做出来这个系统?”

安夏给秦奋压的时间是一年,本来觉得已经很厉害了。但是连造真火箭都能把时间压一半,做模拟系统他们会不会觉得再压一半是天经地义,而不是超出预期。

安夏笑道:“能把时间压缩在这么短的时间,肯定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不知全国有多少单位和专家支援。

我们公司没有懂造火箭的,要慢慢摸索的话,肯定很慢。不知黄工能不能借调几位专家,到我们公司来驻场督导?免得走偏路,耽误时间。”

“哈哈哈,听听看,还没谈下来,就跟我们要人了。”黄工笑起来,“你就不怕我们不跟你们公司合作了吗?”

“不怕呀,迟早要做模拟仿真,总比真的做一枚火箭便宜省事。要是这次能一次成功,达到目标,以后就可以一直用下去。

据我所知,全球也没有哪个公司的模拟仿真已经正式商用。

如果有,那肯定还是美国那边的。

您放心让中国的火箭数据,在国外的仿真系统里跑吗?

那岂不是全国人民都还不知道火箭是什么情况,就已经被美国人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安夏知道火箭发射部门对数据情报的重视。

不然他们也不会听说IBM的「后门程序」后,就马上放弃,转投紫金。

“嗯,你说得有道理。这个仿真软件的合同,你们准备准备,等确认好了,我们就可以签。关于派谁过来,我们会开个会讨论一下。”

黄工站起身,与安夏握手:“希望尽快能完成。”

回到公司,秦奋非常关心他的报告怎么样。

“他们提了什么问题?”

“没有。”

“那有说哪里不好吗……”

“没有。”

“对我们的工期要求呢?”

“会先派驻场专家过来,一起讨论。”

“不是一年吗?”

“以驻场专家的判断为准。”

秦奋点点头,也对,万一专家说三个月就能做完,自己也没必要提这么长的工期需求。

如果专家论证需要两年,那自己也没必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

一定是安夏也认同这个项目的难度,所以才没有再重申一年。

想到长城工业的专家对自己的报告都没有提出什么意见,秦奋心情大好,充满自信。

他转身离开安夏办公室的背影都充满着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