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7页)

安夏当初专门去找了这部剧看。

男主叫李小刚,他的爸爸叫李大刚,父子弄得像兄弟。

李小刚会自称「我是赫赫有名的游侠李小刚」。

反派黑凤凰可能是后世各种反派的标准模板,经典台词:“哼哼,没想到吧,老娘黑凤凰又回来了。”

总之是一个当时看着很雷,过许多年回味有种谜之搞笑的片子。

最大的可取之处是在四川实景拍摄,拍了不少九寨沟和黄龙的风景。

没想到竟然是个村办厂投资的。

安夏忽然想到后世各种电视剧里的疯狂植入广告,如今还没有,可以考虑一下。

此时的电视剧,都是精耕细作的路数,什么《红楼梦》剧组光是演员进行古典训练就要一年,《西游戏》就那么几十集,拍了三年……

安夏觉得如果是都市剧,应该不用那么麻烦,拍摄速度也可以快一点。

她通过钱台长打听最近全国有哪些拍摄电视剧的动向。

正准备开机的几部,都跟她想要的不一样。

钱台长跟她说了另一个消息:“沪市台引进了一个外国的喜剧,所有活动场景都在一个场景里,还有现场观众,总在笑。我看了他们试翻译的一集,还挺有意思的。”

“叫什么名字啊?”

钱台长回忆了一下:“正式的中文名还没定,英文名好像是叫……生长痛?”

安夏听着这三个字,觉着腿痛……

她眨眨眼睛,问道:“是《Grwing Pains》吗?”

“啊,对对对,是这个名字,我就记着中文意思了。”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成长的烦恼》。

安夏对这剧印象极深,因为爸妈特别喜欢,时不时的拎出来重温。

一个七十年代的美国家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家里还有一个巨型双开门冰箱,儿女们那么多,一人一个独立的房间。

爸妈看的时候,一直在说什么时候自家能追上他们家的生活水平。

然而直到2022年,沪市的朋友高喊着要买双开门冰箱囤菜的时候,群里一句话打破了她对囤菜空间的憧憬:

“我知道你买得起双开门冰箱,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冰箱吗?你家有这么大的地方放吗?”

钱台长对那部剧的评价非常高,同时感慨:“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出一部这样的家庭喜剧。”

“啊……没有吗?”安夏茫然。

她记得肯定是有的,《我爱我家》《家有儿女》不都是吗?

印象里,《我爱我家》在前面,《家有儿女》很新了。

《我爱我家》的导演大名,安夏记得十分清楚,当即便想办法跟他搭上了线。

英导听说紫金电脑公司的老板找上了自己,觉得有点困惑。前一年,他刚刚担任了首都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顺便又演了《围城》里的赵辛楣,拿了百花奖的最佳男配。

不知安夏来找他,是为了导演的身份,还是演员的身份。

安夏与英导见面之后,直接问他知不知道沪市电视台新引进的那个美国情景喜剧。

“知道,我也看了一集样片,挺有意思。对了,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个差不多的故事,叫《我爱露西》,也是个好玩的故事。我觉得,这种形势的电视剧,搁咱国家也一定受欢迎。”

安夏鼓动英导可以先考虑筹拍一部类似的片子。

英导很心动,但是又有些担忧,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国内还没有任何试水的片子。

当第一个试水的人可能会一飞冲天。

也可能会直接坠落崖底。

英导犹豫道:“要不,咱们等沪市的那个生长痛先播了,试试水?反正都已经引进了,播出也就是今年底明年的事,咱们筹备不也得花点时间吗?”

安夏见说服不了他,便换了个法子:“要不?咱们先拍一集试播片?你看人聊斋西游记都先放三集试试水的呢。”

英导本来就有这个想法,只是试错成本太高,他不敢倾其所有砸下去,现在有人愿意全资赞助,亏了也不要他赔,那何乐而不为?

安夏则铁了心要往里面掺紫金的广告。

哪怕试行片质量不行,咱挑挑捡捡,后期做个整活剪辑什么的,就不信火不了。

多少垃圾电视剧,是靠恶搞剪辑给盘活的。

安夏当年的公司市场部,也就是拍个二三十分钟的视频,拼拼凑凑,能剪辑出一百多个买量小广告出来。

她做为端内开发,跟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对整体操作流程非常熟悉。

她对英导非常有信心。

《江湖恩仇录》都能有这么多人看,以英导的才华,不可能还不如那个片子!

安夏觉得自己挺能忽悠,没想到英导更能忽悠,才几天的功夫,他就把人都给攒齐了。

齐了齐了,剧组第一次见面,编剧就当着安夏说了大实话:“我不会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