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书圣?行书天下第一!(第2/3页)

“你哪只眼睛看到白帝的诗更好了,没听大家的评判吗?”

“明明小纪老师的诗那么华丽!”

“那什么时候评判一首诗的标准是要辞藻华丽了?”

“堆词砌藻罢了!”

“我研究诗词多年,白帝以诗咏志,以梅喻雪更喻人,确实是赢了一大截!”

“呵呵,你比这么多老师还厉害?”

“抛开诗的水平不谈,白帝的书法就是不如纪泉泰啊!”

“这书法还不如我呢!”

很多观众其实对诗词鉴赏能力并不强。

甚至很多人是真心认为纪泉泰的诗更好。

不过诗的好坏各执一词,但书法这块却是被很多人抓住了痛点疯狂攻击!

……

网络如此,现场亦是如此。

周泰和赵老太太都没想到林知白竟然也顺着那帮人拿书法说事儿,不禁开始暗自着急。

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因为白帝的书法确实差了点意思啊!

上次对联比赛,周老太太和周泰就发现了。

林知白当时写了一些对联,对普通人来说算可以了,那样的场合也够用。

毕竟当时的楹联大赛,参加的大多是学生。

然而对于诗词会上这些常年研究书法的文人来说,白帝的水平确实不够看啊!

黄玉楼等人在一片哗然中都兴奋起来了!

你的书法水平,凭什么挑衅全场啊,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阁午冷笑道:“白帝老师,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但就你这样的书法……”

说话间。

阁午举起林知白刚写的诗,引发一片哄笑。

林知白什么也没有说,直接重回桌前,右手提笔。

众人一愣。

他这是要做什么?

倒是周泰反应快,以为林知白要继续写诗,连忙上前研磨,眼神闪过一丝期待。

“谢谢周大哥。”

林知白对着周泰点点头,开始蘸墨。

王羲之擅长隶、草、楷、行各书,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可以说是集百家之长。

而林知白此刻准备用的是行书!

为什么?

因为纪泉泰那首诗,就是用行书写的。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主要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主要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王羲之有部吊炸天的书法作品叫《兰亭序》!

前世书法家们公认,《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林知白现在只有王羲之的七成实力,还没办法复刻《兰亭序》。

可王羲之作为行书天下第一,哪怕七成实力,也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水准!

笔法!

走势!

气势!

这些都是行书的特点,继承书圣王羲之,得到七分传承的林知白,此刻已是成竹在胸!

而不知为何。

眼看着白帝再次提起笔,在场众人莫名心头一跳!

好像再次提笔的白帝,整个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那种渊渟岳峙的气势竟让人望而生畏!

纪泉泰皱眉。

黄玉楼纳闷。

姜鹤也不禁上前一步。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是因为这一刻的林知白有点书圣附体了吧。

墨汁已蘸饱,林知白的笔尖划过砚台边缘,旋即写下了第一个字!

“卜”

单单一个字,看不出太多的门道,大家只能看得出来这种笔势和字锋,分明是行书的写法!

行书?

众人看了纪泉泰一眼,白帝这是要证明自己的书法并不差?那么多字体,偏偏他选择行书,那必然是因为纪泉泰的缘故了。

可他的书法很烂不是吗?

书法不是说认真写就能好起来的!

就算再来一次,态度更加认真,又能改变什么呢,你的基础摆在那啊!

就在众人纳闷中。

林知白又写下了几个字,连在一起赫然是:

“卜算子·咏梅”

众人的脸色终于变了,一个字看不出什么,五个字足以看出门道了!

这书法!

这行书!

纪泉泰呆住了!

黄玉楼呆住了!

刚刚起身凑过来的姜鹤也呆住了!

周泰更是倒吸一口凉气,不可思议的看着林知白!

而赵老太太此刻见众人反应不对劲,也是好奇重新起身靠近,结果只看一眼便几乎屏住了呼吸!

“怎么了?”

“这是?”

“写的什么啊?”

“挤不进去啊!”

“这是又写了首好诗?”

“什么题材的?”

“不知道啊!”

外围的人好奇,里面的人却半句话都说不出来,所有人呆呆的看着林知白挥毫,那宣纸上的文字内容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