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在目前的电推发动机中,龙夏的太空动力选择的是霍尔电推进器。

它是一款基于霍尔效应产生正交场放电,从而进行磁场约束的一种离子推进器。缺点自然是推力薄弱。但在太空这样的环境下,只需要施加少许的力,物体就会飘很远。是以这样的缺陷放在太空,反而不是问题。

而且它还有一个相当厉害的优点,即比冲量很高。所谓比冲,就是发动机燃料的量所产生的冲量。同等条件下的比冲量越高,发动机效率也就越高。

因此在同样的需求条件下,霍尔推进器只需要普通化学燃料发动机的十分之一即可做到。能源的节省在太空环境下也格外的重要。

“我们现在最好的霍尔推进器,大概是6个牛的力。”

饭桌上,封照野随意的与景长嘉聊着:“深空探测的宇航器选择它就非常合适。但如果要用在飞机上,不太可行。飞机需要灵活的应变,在重力井里维持平衡需要的推力也太大了。”

“对。冲出大气层和回到大气层的那一刻,对飞机发动机的考验异常巨大。一旦失衡很有可能机毁人亡。”景长嘉点了点头,“所以我脑子里的最终方案,是取消两套动力装置,直接做一套变循环核聚变发动机。”

他神色平静的扔出王炸,还顺手给自己夹了个排骨:“就是步子迈太大,我不好意思提。先从霍尔推进器做个过度吧。”

他选择霍尔发动机,并非只是因为它是龙夏选择的太空动力方向。更重要的是,研究霍尔发动机就得提升它的比冲。

而当比冲达到了某一个量后,太空中的电能势必不足以让发动机继续工作。

最终,可控核聚变就会被抬到台前来。这是解决太空中高耗能的唯一办法。

封照野却完全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

他甚至认真思考了一阵,才开口问:“变循环的话,原型发动机是你们目前做的新发动机么?利用核聚变,压气机就可以取消。但如果保留现在的化学燃料循环爆轰,进气道需要重新设计以维持燃料的爆燃。或者用单独涵道做核爆轰,理论上能把速度提升到极致。”

景长嘉顿时笑出了声:“你怎么比我还敢想啊。小封教官,核爆轰我可不敢做。”

“你都开始想微型可控核聚变了,”封照野也跟着笑了起来,“两套动力装置倒也不用取消,在飞机上的话,我们需要一套备用动力系统应付突发意外。”

就像现在空天发动机里的第三操作台。在平时的使用中,它可以没用,但不能没有。

“这倒也是。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在重力井里保持平衡并自由推进。”景长嘉说着,突然想,“咱们二爷爷是不是一直在家呢,等我拿出一个可行方案,也可以去楼下找他聊聊。”

封老爷子虽然给研究员们放了假,但他老人家自己的步履可是一丁点的都没停下。小情侣还在床上亲亲蹭蹭的时候,老爷子早就往合作航空所去了。现在还真不在家。

景长嘉没找到人,倒也不着急。返身上了楼,继续做自己的方案。

其实他与封照野聊着聊着,他就觉得核聚变动力与霍尔推进器是一组非常好的搭档。一旦能做出微型反应堆,那么它们双方都拥有体型小、续航长、能量消耗极少等优点。非常适合由地表到深空……乃至太阳系外的太空探索。

同时做成变循环核聚变发动机的话,甚至整机的集成电力系统,都可以依靠聚变发动机提供。

思路走到了这里,景长嘉突然又愣了一下。

如果可以让发动机负责智能集成,这不就是空天母舰的思路吗?

把集成电力、热管理处理甚至模拟重力与氧气管理系统都交给发动机。其每一次启动都是一次自我补充……最终它甚至可以做到一旦起飞,一整年都不落地。

这个步子好像就更大了。要让航母一样的母舰起飞,让它成为蓝星、乃至太空中的一座空中堡垒,其所需要突破的绝不仅仅只是动力系统上的问题。

可以先把这个问题搁置在一边,日后时机到了,再回头来研究。

景长嘉想着核聚变喷射的事情,慢慢悠悠地过完了自己这个假期。

回研究所那天是个无风也无雪的晴朗白日,整个发动机所放了个长假,回到所里大家都有些懒懒散散。

封老看着他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模样,严肃地敲了敲桌子:“都回魂了!”

众人齐齐一震,顿时魂归五脏。

“老师,我们已经比对了航空厂那边发过来的数据,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也给予了解答。”卫云涯立刻道,“下午我和几个同事会直接去航空厂,直接跟进他们的生产工作。”

封老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都工作了,该收心了。航空厂那边云涯你负责跟进,长嘉继续做优化工作。咱们争取把这个发动机的最大潜力都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