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页)

谭幼瑾就这么听着旁边的人说话,偶尔说上几句,作为回应,并不喧宾夺主。现在在工作之外,她很少有强烈的表达欲。上课掏出她的所知所学所想是她的本分,学生即使只为了拿一个好分数,也会努力理解她,彼此都得到了想要的。除此之外,她还想要说的话都录在了音频课和她的电影专栏里,为她赚取生活费用。在生活里,旺盛的表达欲可能并不会获得理解,还会招致误会。

以前的于戡好像是个例外,他在身边的时候,偶尔会有一种想把她所知道的一股脑儿倒给他的感觉,语速也比平常快很多。当初谣言传出来的时候,她自认问心无愧,却很难解释她的表达欲何以会倾泻给一个比她小得多的异性,明明也不是没有同龄人可供交流。真实的理由很难对外人言,他把她拉回到了她的少年时代,像她年少时的一个朋友,她那时拥有一生中最丰沛的表达欲望,可实在没有表达对象。正好遇到他,所以报复性地发泄。像是弥补过往的一个遗憾。

这个理由说出去,对她老师形象的杀伤力,未必会比谣言小。这几年谭幼瑾在咖啡厅遇见男人给年轻女孩子滔滔不绝地讲他的人生理论,免费传道授业解惑,经常会觉得尴尬,甚至耳根一阵发烫,心里想当初于戡听她说话,不会就现在这感觉吧。在她心里当然是不同的,但表象好像没什么区别。

于戡结束了他的拍摄,打开手机,发现有他爸于总的未接电话。

这两年“小于”终于进化成了“于总”,顺带着也有了一些做父亲的自觉,不忍心看儿子走弯路,想要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给他。

以前于总把还未成年的于戡带在身边,一半是因为到了一定年纪,一个有责任感的单身父亲比一个没家累的单身男人听上去更可靠。况且于戡长得很不坏,有时也能为他多增加些好感。他有点遗憾自己儿子没能遗传自己的好性格,一度觉得于戡要不是有张好脸,没什么女的愿意理他。他自己性格很好,即使对着对他毫无帮助的保洁阿姨,也会送上恰到好处的微笑。儿子对保洁阿姨态度倒不坏,但是对着真可能提供给他资源的贵人却缺乏应有的敬意。于总认为好性格和一张好脸同样重要,不光女人的长相有保质期,男人的长相也是有保质期的。聪明人会趁着还没过期及时兑现成保质期更长的金钱和权势。

于总很注意维护自己的身材长相,却不怎么在乎女人的长相。前者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只有脸好身材好,他的好性格才显得珍贵。至于他现在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婆,更多的是因为老婆年轻漂亮让他在男人堆里有面儿,荣誉远大于欣赏价值。因着对前妻的反感,其实他更愿意和不太美的女人相处,只有通过对比,他的身材长相才会成为一种优势。但要显得成功,就不能不在乎一般男人怎么看他,虽然他并没从男人那里捞到过什么好处。

从节目里看到自己儿子追求比自己大的女人,于总倒是能理解,只是觉得没必要大张旗鼓。年轻男人喜欢比自己大的女人再平常不过,他一直认为,年轻时在年长有经验的女人这儿上一课很有必要。跟一般男人不同,他自己很能欣赏比他年长的女人。只是到了一定年纪,他只能和她们维持友谊了。有些人已经不能给他帮助,但因为有过去的情谊,他依然会在她们的生日以及节日送去礼物。他不是不能接受女人老,他是不能接受自己老,现在和年轻的女人在一起,他才会觉得自己没老。

而且于戡没享受过什么母爱,于总觉得年长女性最可贵的地方是她们的母性,本能地会去体贴引领比她们小的男人,接受他暂时的不强大,帮助他变得更强。不像他的前妻,只想享受男人的照顾。他一直保持着对前妻的反感,这个女人完全是双重标准,明明她自己是靠一张脸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却骂他不知廉耻吃软饭。

但是在节目上看到谭幼瑾,于总觉得儿子还是年轻,不懂看人。他一眼就看出谭幼瑾是个没有母性的女人,她的年龄和阅历非但不能成为伴侣的助力,反而增加了她对男人的挑剔。

不过于总很快发现了儿子的高明之处,一个年轻好看痴情的男人,越是被拒绝,越能激起人们的同情心。他特意选了一个一定会拒绝他的女人,然后一次次地表演深情,于是成为了这个节目里最受观众欢迎的人,实在是高明。于总没想到儿子竟然因为一直被爱答不理出了个小名。被他追求的人应该是看出了他的用意,一直在试图保持距离,唯恐一不小心中了他的圈套。这样小心翼翼,反而被有些人骂冷漠。

于总对谭幼瑾播撒了有限的同情。还是太讲体面了,对付这种坏小子,就该将计就计,回应更加凶猛的爱意,看他如何自处。不过毕竟是自己儿子,于总还是希望谭女士能够维持住她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