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4/6页)

“我已决定全部套现。”

“我们可以代办。”

“好极了。”

“估计麦小姐可获得可观利润,财产接近八位数字。”

承欢露出一丝笑容。

真是意外。

她站起来道谢,麦承欢中了彩票呢,多么幸运,她离开律师写字楼,立刻去找毛咏欣。

好友在会议室,她在外头等,拿着一杯咖啡,看窗外风景。

祖母那样讨厌他们,终于还是把麦家的产业归于麦家,所以二世祖们从来不怕得不到遗产。

承欢在心中盘算,第一件事是置一层像样的公寓让父母搬出廉租屋。

把那种第十四座十八楼甲室的地址完全丢在脑后,换一个清爽大方的街名大厦名。

她微微笑。

毛咏欣一出会议室看到她:“承欢,你怎么来了?”

连忙与她进房间坐下。

一边关怀地问:“最近犯什么太岁,为何发生那么多事?”

“也没什么,还不是一桩桩应付过去,一天只得廿四小时,日与夜、天天难过天天过。”

“说得好。”

“咏欣,多谢你做我的好友。”

毛咏欣十分诧异,“哟,这话应当由我来讲。”

承欢告辞返回办公室。

同事对她说:“一位辛先生找了你多次。”

承欢猛地想起她与辛家亮有约。

电话接通了,辛家亮诉苦:“我已决定送一只寰宇通给你。”

承欢只是赔笑。

“出来开解我,我情绪极之低落,希望有人安抚。”

承欢遗憾地说:“还是做孩子好,不开心之际喉咙可以发出海豹似的呜咽,接着豆大眼泪淌下脸颊,丝毫不必顾忌。”

辛家亮说:“真没想到我会成为破碎家庭的孩子。”

承欢嗤一声笑出来。

破碎的家庭怎么样她不知道,可是麦家经济情况一向孱弱,也像随时会得崩溃,承欢提心吊胆,老是希望可以快点长大,有力气帮这个家,一踏进十五岁,立刻帮小学生补习找外快,从不缺课,因长得高大,家长老以为她有十七岁,她一直懂得照顾自己。

“你应当庆幸你已经长大成人。”

辛家亮承认这点,“是,这是不幸中大幸。”

“下班在楼下见。”

他们初次见面也下大雨,承欢为建筑署新落成文娱大楼主持记者招待会。

记者围住助理署长问个不休,矛头指向浪费纳税人金钱的大题目之上,那名官员急得冒汗,一直唤:“承欢,承欢,你过来一下。”命她挡驾。

简介会终于开始,辛家亮上台介绍他的设计,承欢离远看着他,哗,真是一表人才,又是专业人土,承欢有点心向往之。

散会,下雨,他有一把黑色男装大伞,默默伸过来替她遮雨,送她到地铁车站。

承欢第一次发觉有人挡风挡雨的感觉是那么幸福。

他并没有即刻约会她。

过两日他到文娱馆去视察两块爆裂的玻璃,踌躇半晌,忽然问:“麦承欢呢?”

文娱馆的人笑答:“承欢不在这里上班,承欢在新闻组。”

他呵了一声。

这件事后来由同事告承欢。

又隔了几个星期,他才开始接触她。

开头三个月那恋爱的感觉不可多得,承欢如踏在九重云上,早上起来,对着浴室那面雾气镜理妆,会得格一声笑出声来。

今天。

今天看得比较清楚了。

那个温文尔雅的专业人士的优点已完全写在脸上,没有什么好处可再供发掘。

最不幸是承欢又在差不多时间发现她自己的内蕴似一个小型宝藏。

他在楼下等她,用的还是那把黑色大伞。

“祖母去世有一连串事待办。”

这是辛麦两家的多事之秋。

不提犹自可,一提发觉初秋已经来临,居然有一两分凉意。

“婚期恐怕又要延迟了。”

“那么,改明年吧。”

“好主意。”

“起码要等父母离了婚再说。”

好像顺理成章,其实十分可笑,儿子不方便在父母离婚之前结婚。

伞仍然是那把伞,感觉却已完全不同。

雨下得极急,倘若是碧绿的大草地,或是雪青的石子路,迎着雨走路是一种享受。

可是这是都会里一条拥挤肮脏的街道,愤怒烦躁的路人几乎没用伞打起架来,你推我撞,屋檐上的水又似面筋那样落下。

承欢叹口气,“我们分头办事吧。”

辛家亮没有异议。

待过了马路,承欢忽然惆怅,转过头去,看到辛家亮的背影就要消失在人群中。

她突然极度不舍得,追上去,“家亮家亮,”手搭在他肩膀上。

辛家亮转过头来,那原来是个陌生人,见承欢是年轻美貌女子,也不生气,只笑笑道:“小姐你认错人了。

承欢再在人群中找辛家亮,他已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