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6页)

“啊,那么说,是他比较心急?”

“妈,一切只是顺理成章,没有人不耐烦。

“那,一切事都办起来了?”

承欢有点意外,“办什么事?”

麦太太吃惊,“租赁新居、布置新房、备酒席、做礼服,什么,你不知道?”

承欢笑了,“我俩办事能力不错,请别担心。”

承早在一旁说:“聘礼,别忘记问他要聘礼。”

承欢转过头来,“收了礼金,你得跟我过去做陪嫁工人。”

承早一愣,“有这样的事?”

“经济学上以物易物的道理你不懂?”

麦太太问:“你见过辛家伯伯、伯母没有?”

“我们一直定期喝下午茶,对,双方家长也许得见个面,妈,你几时方便?”

麦太太这时才想起厨房还有未炒完的菜,连忙赶进去重新开着炉头。

承欢跟在母亲身后,那一日做三餐饭兼负责茶水的地方其实容不下两个人,四只角落及墙壁架上堆满食具,地上一角还有尚未整理的蔬菜水果。

承欢迸出这间厨房千万次,次次感慨煮妇不易为,自小到大都想:有个大些的厨房就好了,老式廉租屋并无煤气管喉设施,只能用一罐罐的石油气,用罄了叫人送来,麻烦之极。

她一直想替父母搬一个舒适宽大的家,可是成年后很快知道那是奢望。

以她目前收入,未来十年节衣缩食都未有机会付出房价首期,况已,现在她又打算组织小家庭。顾此失彼,哪里还有暇兼顾父母。

承欢低下头,有点羞愧,子女是不感恩的多,她便是其中之一。

麦太太抬起头来。“听你说过,辛家环境似不错。”

“是,家亮父亲开印刷厂。”

“多大规模?”

“中型,雇着二十多三十个工人,生意兴隆,常通宵开工。”

麦太太说:“生意生意,所以说,打工一辈子不出头,像你爸——”

承欢连忙截住母亲:“像我爸,勤奋工作,热爱家庭,真是好榜样。”

麦太太也只得笑了。

那晚,户主麦来添加班,没回来吃饭,只得两姐弟陪母亲。

不知怎地,麦太太没有胃口,只坐在一旁喝茶。

承早却问:“姐,你搬出去之后,房间让给我,我好自客厅搬进去。”

承欢答:“那自然。”

承早先欢呼一声,随即说:“不过,至多一年光景,考入大学,我会去住宿舍。”

麦太太大吃一惊。

这么说来,不消一年光景,她一对子女都会飞出去独立,这里只会剩下她同老麦二人?

承欢已经累了,没留意到母亲精神恍惚,淋过浴,靠在小床上看报纸,稍后,一转身,竟睡着了。

那时还不过九点多,四周围正热闹,邻居各户鸡犬相闻,电视机全播放同一节目,麻将牌声此起彼落,车声人声飞腾,有时还隐约可听见飞机升降轰轰。

可是麦承欢只有一个家,自婴儿期起就听惯这种都市交响乐,习以为常,睡得分外香甜。

麦来添回到家里已是十一点。

“今日算早。”他脱了司机制服。

麦太太抱怨:“早两年叫你买一辆半辆计程车来做,好歹是自己生意,你看,眼看牌照由七十多万涨到两百多万,不会发财就活该穷一辈子。”

麦来添纳罕,“今日是谁令你不高兴?”

他知道妻子脾气,全世界得罪她都不要紧,到最后丈夫是她的出气筒。

“五十出头了还在做司机,没出息。”

麦来添搔搔头皮,“你有心事,说出来大家商量。”

麦太太终于吐出来:“承欢要结婚了。”

“哎呀呀,这是喜讯呀。”

麦太太忽然流下泪来。

“你是不舍得吧,又不是嫁到外国,每晚仍叫她回来吃晚饭好了。”

“你这人头猪脑,竟一点感触也无,你叫女儿承欢膝下,这么些年来,她都做到,可是试问你又为她做过什么。”

麦来添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喂,什么我做啥你做啥,父母子女,讲这些干什么?”

他妻子抹干眼泪,“承欢有你这种父亲真是倒楣。”

麦来添觉得这话伤他自尊,“你今日分外无理取闹。”

他自去沐浴。

回来又忍不住问:“是辛家亮吗?”

“是。”

“那孩子好,我很放心。”

“是,承欢总算有点运气。”

“那你吵些什么?”

“辛家家境不错。”

“那才好呀,求之不得。”

“我怕高攀不起。”

麦来添不由得光火,“不是你嫁过去,你不必担心自卑,是承欢嫁辛家亮,承欢乃堂堂大学生,品貌兼优,配谁不起?”

麦太太不语。

“咄,”麦来添说,“人家不是那种人,你莫多心,你若那样想,对辛家也不公平,现在有钱人多数白手起家,绝少看不起穷人,”他停一停,“穷人也不妒忌富人,张老板与我,不过坐同一辆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