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162

◎玻璃,路灯,沥青路,开凿河渠,石油副州城!◎

来京师之前, 石门村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陛下交给他们的任务应该很艰巨。

但万万没想到,会这么艰巨!

把藏匿于地下深达两千到三千五百米处的石油开采出来,点亮整个江国的夜晚。

这听起来, 就是个相当庞大的任务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称作‘从老天爷手里抢夺光明’。

但最后,石满,以及石门村的人一致拍板决定, 这个活儿,他们村接了!

不为别的,只为皇帝陛下那句——

点亮世界这种活儿,别人干不来,只有咱江县人可以!!

而石油开采只是最原始的一环。

开采出来的原油, 则是需要过筛、净化、提炼等繁琐的程序, 最后炼制成煤油、柴油、汽油等等。

这些,都会由徐焕来负责。

内燃机目前还没有研究出来, 所以油田主要的炼制, 先以煤油为主。

夜晚京师的路灯,全部会用煤油灯来点亮,除此之外,油灯也会走进千家万户, 百姓们不会再因为舍不得点灯, 一到晚上就两眼一抹黑。

而有了石油,合成橡胶、沥青、塑料袋等一系列东西, 都可以开始生产。

还有玻璃, 这个要做煤油路灯的灯罩。

等有了玻璃, 还可以衍生出眼镜、望远镜、镜子等等产品。

以上这些, 陈庚年都交给邵安和工部去办。

毫不夸张的说,这当真是一次关乎全行业的民生技术大变革。

江国的经济,是可以被这座油田彻底带飞的!!

于是,‘开采油田’这个项目,正式开始落实推进。

陈庚年登基后,曾经在金州推行了一系列民生发展政策,也招了很多工人,促进了很多行业的发展。

但此前所有的招工,都没有这一次来的声势浩大。

因为‘油田开采’,属于当之无愧的‘国家级重点项目’。

当第二天,皇帝陛下联合内阁,把关于石油开采的一系列政务推出来以后,整个朝堂震惊瞠目。

随后,此项政务通过朝堂,辐射向整个京师。

原本处于劳动力过剩,大批青壮力找不到活儿干的京市,彻底陷入沸腾。

-

这天,贾庆和往常一样,去京师找活儿干。

周围的街边,到处都是和他一样的汉子。

他们三三两两汇聚在一起,愁眉不展,谈论的都是‘招工’。

但仔细看就会发现,汉子们其实没有像是往常那样焦虑了。

前些天,这里的汉子们满脸愁容,甚至有人被生活逼迫的掉眼泪。

劳动力过剩,市场上根本没人招工,家里还有人等着张嘴吃饭,不干活儿,哪里来的钱呢?

情况是从陛下研发推广出拖拉机,以及新型农作物后,开始好转的。

比如贾庆。

他们小河村,是陛下第一个推广的拖拉机实验村。

因为拖拉机实在太好使,他们那个县区,合资购买了二十辆拖拉机。然后一个村、一个村的去开垦荒地、种地。

贾家多开垦了十亩地,基本都没怎么出力,短短一天时间不到,拖拉机就把地种完了。

最近京师附近的田地里,到处都是拖拉机在耕田,百姓们表情喜气洋洋。

因为有了拖拉机以后,种田实在太省力气了,听说后面等小麦成熟以后,还会有专门的‘收割机’,以及‘脱粒机’!

机器种田,机器收割,机器脱粒!

这要放在以前,谁敢想这种美事儿啊?

贾庆的爹娘,最近天天都乐呵呵的,直说活了大几十年,都没跟现在似的舒坦。

不用下苦力耕地,不用担惊受怕战争,没有高额的粮税,新型农作物还会有十分惊人的收成,再也不用为饿肚子发愁。

能不舒坦嘛!

倒是贾庆,多少还有点犯愁。

因为家里田地重活儿都被拖拉机干了,老爹老娘也就出点小力气,就能把田地照顾的很好。他一个年轻大小伙子,整日无所事事在家里待着,自己都觉得没脸。

所以只能出来找工作。

好在家里田地多了,将来也不怕饿肚子,他最近也没有先前那么焦虑了。

周围这些汉子们,其实情况都差不多。

虽说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但至少各自家里都有田地兜底。

因此,大家现在提起皇帝陛下,那是真打心眼里感激。

“要是陛下能给咱们都安排个工作,就更好了。”

人群里,有个汉子这样期待的说道。

其余人闻言都在无奈的笑。

陛下爱民如子,入驻京师后,给百姓们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儿,又是发明拖拉机,又是推广新型农作物。

可,现在这座城市里,足足有着十五万的青壮劳动力呢!

陛下就算本领通天,也没办法给十五万的人,每人都安排一个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