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4页)

上一次的白登之围让刘邦险些丢了性命,若换成其他人,只怕余生都会听匈奴而色变,但刘邦不一样,人家依旧越挫越勇,斗志昂扬,把匈奴打得够呛。

匈奴到底是游牧民族,没办法跟大汉拼国力,死得人太多,冒顿便有些坐不住,对他便没了好脸色,“你不是说刘邦不足为惧吗?”

“这是什么?!”

“斩首万余人而归!”

“我匈奴的勇士才有多少人,竟让他斩首这么多!”

“这,这我也不曾想到啊。”

卢绾摸了下鼻子。

——谁能想得到刘邦一把年龄还御驾亲征呢?

不愧是在项羽手底下都死不了的人。

这心态,这气魄,常人拍马不及。

“单于,您不必忧心刘邦。”

卢绾搜肠刮肚想了几句安慰的话,“他年龄大了,又能打几年?您熬个几年就把他熬死了。”

“中原之地会打仗的人虽多,可老的老,病的病,一个比一个不成气候。”

卢绾循循善诱,“彭越病入膏肓,英布野心勃勃,至于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淮阴侯,他早就被吕雉杀了,只要您熬死了刘邦,中原之地还不是忍您拿捏?”

这句话是掏心窝子的话。

而那时候的他,也万万想不到未来会有一场大汉王朝版的长平之战在等着冒顿。

周勃领兵,彭越为辅,这个配置怎么看怎么像白送。

——彭越乃绝世悍将,周勃与他相较,当个先锋都够呛。

可事实就是如此,周勃是三军主帅,而彭越憋憋屈屈在他手底下做事,卢绾听到斥卫来报的时候,第一次认真分析彭越的病究竟来自于何方。

——八成是被周勃给气出来的。

别看他跟周勃都是沛县出来的人,但他跟周勃一起共事的时候,一样被周勃气得够呛。

他如此,世之悍将的彭越也不会好到哪去。

且有一种明明自己可以独当一面大破匈奴,却偏偏要听周勃指挥,然后输得冤枉输得惨的憋屈。

恩,彭越委实不易。

“好!”

“很好!”

但冒顿想的不是,而是另外一件事——

冒顿一拍大腿,把卢绾吓了一跳,“来人不是刘邦,便不足为惧!”

“儿郎们,随我会一会这个周勃!”

卢绾想劝冒顿别这么乐观。

这配置他都能看出来不对劲,不是陷阱便是故布疑阵,可冒顿不听那么多,匈奴本就是他以铁碗手段凝聚起来的部落,对冒顿忠心耿耿的只有冒顿的嫡系部队,其他部落是畏惧于冒顿之威,所以才不得不听从。

冒顿之前与刘邦的交战中死了那么多的人,匈奴人对冒顿颇为不满,若不打几场漂亮的大胜仗,冒顿这个单于只怕坐不稳。

冒顿不听,他便不再相劝。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放在匈奴人身上同样适用。

——他终究是外人,不可能得到匈奴人的信任。

卢绾坐在营帐中,听外面的匈奴人叽里呱啦说着他听不懂的匈奴话,突然有点想念刘邦。

其实不仅仅是刘邦,还有樊哙,夏侯婴,周勃,他们那一群从沛县一同出来的老弟兄。

大抵是的确思乡,他连英布彭越这种后来加入刘邦阵营的人都有些思念,甚至包括韩信,那个脾气烂嘴巴毒的年轻将军。

可惜他已经死了。

死状凄惨,死因成谜。

一代兵仙,就这么凄凉死在吕雉手里。

若不然以韩信的用兵如神,哪里会有匈奴人猖獗的日子?

——别说猖獗了,他能屠尽匈奴所有人。

对待项羽,到底是中原内战,项羽死了,项羽的部队收编。

可对待匈奴,那便是华夷之争,是不死不休的,韩信若来攻,必是是杀尽最后一个匈奴人。

可叹韩信已经死了。

世上再无兵仙。

卢绾唏嘘着,叹谓着,然后,他很快发觉了不对劲——

马蹄声如雷,震得他所在的营地都为之轻颤。

营帐外响起仓皇失措的叫喊,这句他听懂了,是——汉狗来了!快跑!

但已经来不及了。

有鲜血溅在营帐,将上面染得一片殷红,卢绾尚未来得及穿上甲衣,便有人剑尖挑开帘子,骑着马踏进他营帐。

“卢绾?”

马背上的男人神色倨傲,一如当年,上下打量他一眼,轻嗤出声,“看来你过得并不怎么样。”

卢绾愣在当场。

“大、大将军!”

不知道过了多久,卢绾终于找到自己的声音,以为此时的自己来到地府与这人相聚。

“……”

此人多半是傻了。

“带走。”

韩信嫌弃收回视线,纵马出营帐。

“大将军!”

卢绾回神,下意识便追那人的马,“大将军!”

他跌跌撞撞追着,后面的卫士试图拦下他,但都被他甩开,“大将军我是不是眼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