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第2/3页)

……

林远秋自是不知衙门众人的肚里心思。

到了前衙后,他也没耽搁,直接坐到了公案桌那儿。

随后朝领头衙役道,“让百姓们都进来吧。”

都进来?

领头衙差以为自己听错了,以往审案不是只能事主到堂,其他人只允许站在大堂门外观看的吗。

这样想着,领头衙差忙又问了一遍,“大人,是把所有人都喊进来吗?”

林远秋点头,“正是,全喊进来吧。”

既然都已经到了门外,自己总不好让人家白跑一趟。

而几个族长和族老,在听到让所有人都进去后,一时有些愣怔,没明白知府大人这是何用意。可接着一想,这件事他们可是占着理的,怕啥。

于是,府衙大堂十分难得的人挤人。

见到明镜高悬下的知府大人,众人忙跪下磕头。反正心里已有了对策,林远秋也不着急,抬手朝众人说道,“都起来吧。”

随后,林远秋又对边上的几位衙差说道,“你们去搬了凳子给几位族老坐。”

一听是凳子而并非椅子,几个衙差很快就把过道上那条原本用来架鼓的长木凳搬了过来。

见知府大人这副客气的模样,不止是几个族长和族老,就连高同知和钱通判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明白知府大人这么好脾气是为哪般。

难道这么快就认怂了?

等族长和族老们都坐定,林远秋抬手朝几位族长和族老示意,“你们说说看,今日过来为着何事?”

为着何事?

几位族长以及在场众人,顿时呆愣,搞了半天,知府大人居然还不知道他们为着何事而来?

众人抬头朝堂上看,只见知府大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好像真的什么事都不知道的样子。

高同知和钱通判相互对望了一眼,不知道林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明明早上衙差去后衙通报时,就已经把此事给说明了的。

到底是老成精的人儿,杨族长很快就定了定心神,既然知府大人让他说,那他尽管说好了。

想到这里,杨族长便从坐凳上站起,随后躬身道,“禀大人,自景康一十四年起,石洲府百姓就对巫山神有了祭拜,这许多年石洲府一直风调雨顺,并未见有大的灾祸发生,想必少不了山神们的庇佑。”

杨族长的话刚落音,一旁的赵族长也很快站起了身,他家孙子前年就考中了举人,所以几个族长当中,他觉得自己腰板该是最硬的,“禀大人,正如杨族长所说,这些年多亏巫山神和桃山神,还有尢山神的庇佑,咱们石洲府百姓才能衣食无忧,若今后没了祭拜,怕是不敢想象啊。”

一听这话,那站在大堂上的几百人,以及因为实在挤不下而站在门外的剩余百姓,都七嘴八舌的嚷上了:

“大人,这巫山神仙自打小民爷爷起就开始供香火了,如今要是断了,小民害怕啊!”

“大人,您就可怜可怜小民们吧,若没了香火,巫山神仙再不庇佑了怎么办!”

“对啊,大人,您就大发慈悲吧!”

说着众人都扑通跪倒在地,然后“咚咚咚”的磕起头来。

这场景,任谁看了,都是十足的官老爷欺负老百姓的样子。

许是听到这边的动静,已有不少行人围到了门外。

林远秋也不说话,手里的惊堂木“啪”地一声拍到了桌上,如同惊雷一般。

本来想等他们提起山妻的事,自己再跟几人好好说道说道的,可看他们故意避开、半点不提的模样,林远秋就突然不想再跟这些人费口舌了。

被惊堂木拍了桌子,众人当下就没了声响,包括磕头的动作也都停止了,不过害怕的不是惊堂木,而是看着一声不吭沉着脸的知府大人。

模样实在有些吓人。

只是林远秋的这副样子,落在几位老奸巨猾的族长和族老的眼里,却是色厉内荏了。

几人忍不住心下得意,没想到堂堂知府大人居然被他们逼的无话可说,哈哈哈,看来,往后再也不敢多管他们几家的闲事了。

钱通判看了也是暗自摇头,居然这么快被逼急了,唉,看来林大人也不过如此啊。

只是杨族长几人还没得意完,就听知府大人沉声朝一旁的高同知吩咐道,“高大人,你让户房书吏捧了杨氏宗族,赵氏宗族还有陈氏宗族的户籍过来!”

“是,大人。”高同知一听,忙起身就往六房而去。

一听要捧他们宗族的户籍,在场的几个族长和族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不知道知府大人的用意。

可一想他们又没做犯王法的事儿,怕啥。

于是一个个又挺直了腰板。

很快,十几个书吏就各自抱了一大摞册子过来了,因着这三家的户籍实在太多,其他几房书吏也都过来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