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打赌(第3/4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七月回京探亲的大公主纯禧也乐呵呵的参加了妹妹的婚礼。

等到温宪回宫请安这日,嫔妃和皇子福晋以及诸公主齐聚太后宫中。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太后就嫌弃人太多,妃位以下的就叫她们回去,不必在此等着了。

舜安颜和温宪公主要先往乾清宫请安,才会到太后这里,老太太等的都有些着急。

大公主坐在太后身边陪着说话,说的还是蒙语。

李星晚能够听懂蒙语,说就不是那么利索了,她有些好奇的看着大公主。

因着大公主府离着李煦在京城的府邸不远,甚至就在一条街上,但是因着纯禧公主常住蒙古,她还是第一次看见纯禧公主。

纯禧公主生于康熙十年,原是恭亲王常宁的女儿。

后来因为皇上十八岁那年,邪门的丧了五个子女,而且五个皇子皇女还是来自五个不同的母亲,甚至有些风言风语,怀疑起了皇上本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所以那时候便将纯禧公主抱到宫中抚养,而正好是纯禧公主进宫后,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先后出生。

虽然后来皇上用皇子数量证明了他的能力,但是纯禧公主带来的福气也被皇上认可。

所以在序齿之时,就将纯禧公主排成了大公主。

大公主今年正好十岁,嫁的是蒙古科尔沁部台吉班第。

虽然嫁到蒙古,但是大公主常常回京探亲,京城里的大公主府也是尽善尽美,每次回京额驸班第都会陪着一起,从不缺席,夫妻俩感情很好。

她听胤禟说过,大姐夫是个极聪明的人,自从娶了大姐姐之后官职节节攀升,先是从侍卫大臣,后来又是蒙古镶白旗都统。

大姐夫这么多年从来没犯过错,没有挨过一次骂,可见其能力,更见其性格谨慎。

纯禧公主身形微胖,笑容很是温良,眼角的纹路透露着温柔,瞧着就是个和和气气的人,让人不禁心生好感。

纯禧公主察觉到视线,发现是那个漂亮的九弟妹,便回了一个笑容。

李星晚一下被人发现自己在偷看,脸蛋红了一个彻底。

纯禧靠近太后耳边,说道:“九弟妹真好看,那模样可真难得。”

太后原本紧攥着手,担心温宪嫁人后的生活,纯禧陪着说了会儿话已经放松许多。

这会听纯禧说起老九的媳妇,老太太也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太后拉着纯禧,又看了一眼李星晚,小声说道:“老九的媳妇不仅长的漂亮,性子还厉害呢,可把老九吃的死死的。”

纯禧故作惊讶,“是吗?那玛嬷与我讲讲。”

太后果然就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她也以为老九家的是个柔弱的小姑娘。

因为看着就是白白嫩嫩的,还是从江南来的,有时候说话调子里还带着南腔,软软糯糯。

太后虽然上次被一时唬住了,还以为这是个柔柔弱弱的那种,对老九一往情深,走的淑女那套。

后来随着日子久了,这才明白过来,不是所有江南来的女子都跟皇帝那几个江南妃嫔一样,柔弱听话。

这老九的媳妇个子见长,偏还爱穿花盆鞋,比旁人高出一头去,又是昂首挺胸的。

若不是长的实在漂亮,太后都怀疑这老九家的是她那哪个穿了女娃娃衣裳的孙子。

她悄悄跟着纯禧说,“大选之后,也就老九的院子没进人呢。”

康熙是个大权在握的皇帝,什么是大权在握呢,意味着他每天其实很多事情的,要看折子,见大臣,自己还要读书学习。

所以他根本不会像影视剧里一样就盯着自己儿子后院看。

皇子们的妾侍有的是自己选的,那些都是出身包衣,分到阿哥所伺候的,收了也就收了。

真正八旗出身的就得等大选之后,留牌子的那些里面,跟自己额娘说一声,最后才能到他们院子里。

妃子中,只有德妃是没有跟四阿哥胤禛沟通就送了人过去,其余妃子都是等着自己儿子问才会给送。

因为那些八旗女子的父兄都是在朝为官,保不齐就有什么她们这些后宫妃嫔不知道的事情,没经过沟通就告诉贵妃娘娘,等到人去了院子里,给自己儿子惹了什么麻烦就不好了。

不过这样看来德妃搞不好是一片慈母之心呢,因为她送去的人,都是家世低到根本没有能力给皇子惹麻烦呢。

宜妃:嘲笑。

所有成亲的皇子院子里都进了人,就只有老九那干干净净。

这可充分说明了老九的媳妇吃定老九胤禟了,要知道老七胤祐那里都进了两个人呢。

太后兴冲冲的跟自己孙女分享宫里的八卦,什么宜妃干的什么事情,德妃怎么接招的。

温宪的额娘就是德妃,这种事情太后自然不会跟温宪说,跟纯禧说就完全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