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极光之意(第2/3页)

“这不是吃饭的问题……”宣适继续组织。

“怎么就不是了呢?知道【随便】是什么意思吗?好不好吃很重要,比好吃更重要的是贵。”聂广义相当好打发地表示,“当然,如果宣适弟弟买齐佛跳墙的材料,亲自给哥哥做的话,也是可以接受的。”

宣适没有接这个话茬,郑重其事地问:“广义,你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有的?”

聂广义被宣适的表情给整不会了,愣了愣,才问:“你说这个概念设计的雏形啊?”

“对。”宣适点头。

“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时间?”

“对。”

“差不多一年前就有的想法。”聂广义补充道,“过了半年,才把这个想法具象化。”

“你的意思是,半年前才开始建模,对吗?”宣适向聂广义确认。

“嗯哼!有没有倾倒于你广义哥哥的才华?”

聂广义对自己的设计,向来都很有信心,而且还不是盲目自信的那一种。

他是专业学建筑并且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

本科念的是同济大学的建筑系。

学习成绩优异。

去意大利、法国、美国都做过交换生。

现如今,是意大利建筑设计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从建筑设计到产品设计,都有自己的建树。

在建筑布局、建筑技术和城市规划上,也有自己的特长。

聂广义想着,宣适可能会为了逗他,故意说【要倾倒也是倾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让宣适给他买条石榴裙。

反正,他穿上之后,辣的也是宣适的眼睛。

至于他自己。

只要不照镜子就能眼不见为净。

掩耳盗铃,是聂广义与生俱来的本领,根植于他灵魂的最深处。

“没有。”

宣适的反应和聂广义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不仅没有倾倒,还正容亢色地表示:“广义,你这个设计有问题。”

“嗨!能什么问题?”聂广义艴然不悦道,“小适子,不要摆出一副你比哥哥更懂概念建筑的姿态。”

聂广义这会儿是真的有点生气了。

别的事情就算了。

宣适这么个对建筑一窍不通的文科生。

跑来在他的专业领域指手画脚,简直不可理喻。

他的首选当然是把宣适的胳膊卸掉。

怎奈技不如人,只得忍气吞声。

要不是关系确实够铁,面对门外汉的无端指责,以聂广义的性格早就已经转身走人了。

“不是的,广义,你这不是概念建筑,我都看到现实版了,怎么可能还是个概念?”宣适一点都没有在开玩笑的意思。

“建出来了?”聂广义做了个自信且妖娆的动作,摇晃着两个食指,笃定道:“这不可能!”

宣适打开电脑,把程诺刚刚发到他手机上的那三张照片调了出来。

点开放大之后把电脑屏幕转向聂广义。

宣适两脚轻轻点地,坐在椅子上往后让了让。

“你自己过来看。”宣适做了个邀请的动作。

带着三分戏谑、七分不信,聂广义对上了宣适的电脑屏幕。

看着看着,聂广义的表情就凝固了,他张着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是几乎一模一样吧?”

宣适指着图片里面的建筑说道:“建在水上的五层楼,像盒子一样,层层堆叠上去,每一层楼都有一个旋转的角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房间的采光。”

聂广义没有回答,而是点了点鼠标,开始看放大后的第二张照片。

宣适指着第二张照片接着说:“你看这里,二楼和四楼是同一个旋转的角度,三楼和五楼朝向一样,然后一楼是一个单独的角度。是不是也和你的模型是一致的?”

聂广义依旧没有回应,快速翻到第三张照片。

宣适对着照片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同样是白色透明的五层水上建筑,不说百分百一样,相似度怎么都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聂广义把这几张图片放大了缩小,缩小了又放大,翻来覆去地看。

时不时还要凑近了仔细观摩,恨不得再带上个显微镜。

聂广义很想给宣适盖上一个外行指导内行的印章,好挫一挫他的锐气。

从另外一个层面,找回之前被好兄弟单手限制住了人生自由的面子。

可惜的是,眼前的这几张照片,让他说不出任何一个反驳的字眼。

聂广义的第一反应是震惊:“这是哪儿啊?你什么时候拍到的照片?为什么会有人抄袭我的概念设计?”

“不是我拍的,是程诺发过来的。”宣适回答。

聂广义的第二反应是气愤:“你把我的设计透露给棺材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