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4/4页)

两个大队的距离并不远。

要是有足够的电线也能拉一条到红山大队。

可问题就在于,电线怎么来?又由谁来装?

不单单只有他们一个大队有这种想法,十几个大队都盼着自己大队能来电。

想尽办法想走通各种关系。

可红山大队因为财力而没人脉,就算镇上有足够的电线也轮不上他们,还是得慢慢排号才行。

容晓晓听的有些惊讶:“罗庄大队不是从镇上拉的线,而是用发电机发的电?”

“稀罕吧?”罗建林笑了笑,“邓汪能耐不小,他在镇上有几个老战友挺有能力,多少也能出出力,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罗庄大队自己扛了起来,每年的收成量在所有大队中都能拔得头筹。”

容晓晓沉思着。

罗建林不免多看了她两眼。

他一直都觉得容知青是个聪明的人,为什么要将渔网的话题突然转到发电上,他心中冒出一个想法,让他喉间有些发痒,“我大胆猜测一下,容知青是想借用渔网走通邓汪这条路?”

罗支书倒吸一口气,“我就说,好端端干嘛提起电的事,你想将渔网借给罗庄大队,是想让邓汪答应接电线的事?”

容晓晓轻笑着。

她再一次抬起头,视线落在发亮的灯泡上。

灯光发黄并不明亮。

可在黑暗的夜色中,哪怕只有一点点光源都足以。

“走通邓汪的路也没用,他在镇上确实有些关系,但不足以让那些人给红山大队批电线。”罗建林细细解释着,“我和邓汪的关系也不差,只要我们能弄到电线和装电的电工,他也会同意给我们供电。”

说白了。

电源的来头好解决,难解决的是没有电线以及电工。

至于去其他地方买电线,那更别想,除非镇上给他们批,不然红山大队绝对买不起。

那可不是几十块钱就能搞定的事。

容晓晓摇了摇头,“我不是想走通邓大队长的路,我只是想让他给我们牵个线。”

“牵线?”

罗建林皱起眉头,“你是想和发电厂的人接触?”

邓汪的老战友之一就是发电厂的副厂长,能拿到这台老旧的发电机,除了大队收成好的缘故之外,自然也是走了人脉的关系。

邓汪要是想牵线,和副厂长也不是不能见见面。

可见面之后又该怎么说服副厂长?

罗支书赶紧问道:“你是有办法说服发电厂给我们批电线?”

容晓晓再一次摇头,“不是我去接触,而是大队。”

容知青的话让对面的两人再次沉默。

突然有一种自己老了听不懂话的挫败感。

“我之前去供销社,听闻能以大队的方式去交易。”容晓晓缓缓说着,“我想着发电厂的职工们平日应该很少吃鱼吧?怎么说也是艰辛的人民工,咱们大队没法替他们分担辛苦,如今得了不少味鲜腴美的鱼,送去交易,让他们尝尝鲜也是好事。”

随着容知青的话,对面两人眼光不约而同发亮起来。

到底是大队里的三大头,反应都很快。

容知青这么一说,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

大队干农活的社员都羡慕镇上人。

但经常往镇上跑的人都知道,镇上的人也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那是有钱也不一定能天天吃饱、顿顿吃肉。

当然,要是有胆子往黑市跑,那也是能。

但有岗位的工人,谁敢冒着被处分还牵连家里的风险往黑市跑?

不仅仅是百姓,镇上的工厂也是如此,一般工厂都备有食堂,食堂想要多弄点肉食也是极为困难。

罗建林曾经就听玩具厂的战友发愁过,说是食堂的伙食不好,工人们大多在抱怨,可想要弄顿稍微丰盛的饭菜,也是极为困难。

往简单点的说。

镇上缺肉。

但大队现在不缺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