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风雨如晦(4)(第2/3页)

两人相视而笑,见仆从们都退在廊下,堂上只剩了他们二人,干脆轻声讨论起道衍法师出事当日情形来。

阿南道:“我记得,酒家将石灰撒在了酒窖地上、酒坛的下方除湿,而为了让酒坛滚起来,道衍法师必然要一手扶住酒坛下部,将它横倒,以至于手上沾满石灰——因为酒后发热,他去扯开衣襟时,手上的石灰自然也会涂抹到身上去。”

于是,便像朱聿恒当时被撒了石灰那般,原本因为药物而转为淡青的山河社稷图,便会变回殷红颜色,重现那可怖的狰狞面貌。

“但,石灰沾上之后,擦拭无用,需要用水清洗才能使红色淡去,而当时酒窖之内,道衍法师哪来的水清洗掉身上的石灰?”

朱聿恒断定道:“所以,将酒缸滚落斜坡的,与坠下斜坡而死的,肯定是两个人了。”

“如此看来,当年的道衍法师,肯定是诈死遁逃了。”阿南微微一笑,靠在椅上掰着手指头,“这岂不奇怪么?他在靖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被拜为帝师,又自由自在,不曾受任何约束,圣上也绝无对他不利的可能,为什么他要假死而远走高飞呢?”

“因为,身怀青龙的道衍法师,真实身份应该就是……”

那个在茶花树下,被发现过身上八条青龙的,傅灵焰的儿子,韩广霆。

所以,母亲特地为父亲而设计的行宫,他身处其中,自然情绪不同。

“你说,他把国师灌醉后,会在行宫做什么呢?”

阿南朝他一笑:“当然不可能是呆坐着看一整天瀑布吧,吵都吵死了。”

两人在厅中低低讨论着,将来龙去脉理了个清楚,可等了半天,却迟迟未见李景龙回来。

阿南无聊得开始翘脚了:“不知道信上的蹊跷怪事是什么,说和东宫有关的,难道是你身上的山河社稷图?”

朱聿恒道:“必然不是,今日之前,李太师并不知道我身上的情况。”

“那就是别的了,比如说,你长这么好看的一双手,算不算?”阿南托腮垂眼,看着他规规整整搁在椅子扶手上的那双手,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垂涎之色,“皇太孙有这样一双手,简直是举国祥瑞!”

朱聿恒哑然失笑,抬起那双灯下莹然生辉的手,弹了她凑到自己的面前的脸颊一下:“除了你,天底下谁会有这般古怪念头!”

他弹得很轻,阿南捂着脸笑得也很轻。

静夜中,门外灯笼在风中微微晃动,月光与灯光在他们的相视而笑中摇晃,让周身一时显得朦胧起来。

在如此静谧美好之际,外间忽然有个声音仓惶传来,划破了沉沉夜色,令朱聿恒与阿南同时惊站了起来——

“来人,来人啊!不好了!老爷溺水了!”

趴在鱼池边哭喊的,正是伺候李景龙的老仆老鲁。

阿南与朱聿恒疾步赶到后院时,诸葛嘉已经叫了两个侍卫下水了。灯笼映照下,一条颇为健朗的身躯背面朝上,在水中半沉半浮。

侍卫们将遗体从水中拖到岸上,翻过来一看,果然便是李景龙。

阿南蹲下来查看了一下李景龙的瞳仁,又按压颈部探了探脉搏,对朱聿恒摇头:“面部朝下呛水进肺,速死。”

说着,她站起身,问身旁那几个正在放声大哭的老仆:“你们家太师通水性吗?”

“我家老爷水性极佳!他嗜好钓鱼,当年燕子矶那条大鱼,上钩后难以起竿,他直接扑入水中与鱼搏斗,最后亲手拖出水面的!”老鲁哭着跪在地上,对朱聿恒连连磕头,“殿下,更何况这池塘的水不过及膝,养的鱼也只有尺把长,我家老爷身强体健,纵使滑倒入水,也不至于站不起来,活生生溺死在这么一汪浅水之中啊!”

周围其他人都是齐声附和,唯有阿南与朱聿恒对望一眼,两人心中都油然升起两个字——“希声”。

“查一查李老太师落水之时有谁在他的身边,或是谁接近过。”

“是。”诸葛嘉转身迅速召集在院中把守的侍卫。

阿南一眼看到了漂在水上的一个方形东西,便捡起李景龙搁在旁边的钓竿,钩子一甩,将它钓了过来。

果然是一封信。可惜在水中泡过之后,它早已湿透,封面上字迹模糊。

“这应该就是李太师要拿给我们看的信了。”阿南说着,将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早已是满满一封的水。

她心下升起不好的预感,将水倒掉后,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信纸,却失望地发现这信写在生宣之上,薄薄几张贴在一起,又被脏水浸透已久,墨迹早已洇成一滩,什么都分辨不出来了。

尽管朱聿恒的手稳定且精确,将其一张张剥离开,铺在桌上,但面对一片墨团也是辨认艰难。

囗囗囗兄当年囗囗囗宫守卫弟囗囗囗上允可往囗囗囗囗囗女囗囗囗囗多有秘囗囗阁囗囗囗散际囗囗疏漏囗囗囗囗知一二囗慰在天囗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