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风雨如晦(3)(第2/3页)

李景龙疑惑地拨转了马头,跟着他们向城外而去。

在车上,朱聿恒对阿南将李景龙所说复述了一遍。

“道衍法师也有青龙痕迹?”阿南听到此处,顿时激动地一击掌,脱口而出,“果然,我们所料不差!”

朱聿恒笑着,压低声音道:“如果一切如我们所料的话,今晚应该便能找到一切的答案了……”

马车徐徐停下。

朱聿恒要借酒装疯的地方,正是佛门净地,大报恩寺。

高大的琉璃塔矗立于夜空之下,层层灯火照得塔身光华通明,如蒙着一层明净圣光,令人注目难移,魂为之夺。

阿南与朱聿恒站在塔前,向着它合十行礼后,率人推开了塔院大门。

李景龙迟疑地跟着他们进来,依旧不知道他们要干啥。

守塔的和尚听到动静,披衣起来查看,发现是皇太孙半夜喝醉了要过来祭塔,顿时错愕不已,但是迫于权势又无可奈何,只能拿着钥匙开了门,请皇太孙进内。

谁知嚷嚷着要祭塔的皇太孙,在琉璃塔前拐了个弯,并未进塔,反而几步便转到了寺庙后方的塔林之中。

这里是高僧大德圆寂后埋骨的地方,见他要祭的是这种塔,僧人们连同李景龙,都是目瞪口呆。

此时大报恩寺虽已建了十年,但能在这边拥有瘗骨之塔的高僧却为数不多,因此在苍松翠柏之间,只有寥寥几座小塔。

小塔之中,唯有一座最为高大,而且尚未彻底封闭塔门。

皇太孙殿下显然醉得不轻,一进塔林便抽出了随身的麟趾。

天下三大名器,龙吟毁于顺天地矿,凤翥断于神女雪峰,如今他带在身边的,是最后一柄麟趾。

身旁阿南提着风灯高照,他的刀尖直插入塔门,将那以泥灰粗粗涂抹封存的塔门一把撬开。

云石雕成的门扇轰然倒地,在这黑夜中声响显得格外沉重。

众僧吓得目瞪口呆,几个反应快的一拥而上,慌忙拦阻:“殿下,不可、不可啊!千日之期未到,坐缸未成,万一损了道衍法师的功德,金身不成,那该如何是好?”

李景龙也挡在塔门前,急道:“殿下,这可是……道衍法师的金身啊!”

阿南示意他起身让开:“太师别担心,都到这时候了,金身成不成早已确定,还在乎这一时半刻的?”

“可、可金身起缸,都要香花供烛、诵经开光……”

朱聿恒拍胸脯,一脸醉意道:“一切由本王担着!难道本王亲自迎接法师金身出塔,还不够隆重吗?”

说着,这对蛮不讲理的雌雄双煞便攘开了李景龙,举起手中灯火,照进了塔内。

灯光之下,只见小小塔内绘着庄严佛龛及散花飞天,四壁之内供奉的鲜花香烛早已枯槁腐烂,唯有一个半丈许高的大瓷缸置于塔内,颜色黑沉。

阿南与朱聿恒对望一眼,朱聿恒示意身后的侍卫将瓷缸抬了出来,放在了青松翠柏之下。

周围的僧众们正在顿足捶胸,寺中主持已闻讯赶来。

他能统管这大报恩寺,比其他僧众自然圆滑许多,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万事万物皆有缘法,既然塔门已开,想必前缘早已注定,法师金身,注定该是今夜现世了。”

听他这般说,僧人们唯有个个面带苦涩,依次盘坐于青砖之上,念起了弥陀经。

高烧灯烛下,佛偈声声中,主持找了寺中四个和尚焚香净手,将瓷缸开盖。

缸内满填的石灰木炭被一把把捧出,最后,中间只剩下一团漆黑的骨殖,盘腿坐于缸中,尚有干瘦皮肉附在骨架之上。

显然道衍法师遗体防腐不错,金身已经成了。

在木鱼声声中,诵经声越发响亮。金身被缓缓起出,迎进旁边空置的小屋,暂时安放在木桌之上。

朱聿恒抬手示意僧众们全部退出,只剩下他们三人守于室内。

李景龙向着金身合十为礼,正在低头默念佛偈之际,一个不留神,阿南这个女煞星已抓过朱聿恒手中麟趾,向着金身上包裹的麻布狠狠劈下。

利刃在那团腐烂的布匹上划过,一挑一抹,便将这团漆黑干布给剥了下来。

李景龙一见她居然在金身上动刀,顿时惊恸不已,不顾一切扑了上来,拦在遗体之前,哀求朱聿恒道:“殿下,求您看在圣上面子上,将法师的金身保住吧!当年法师在靖难之中,可是立下不世大功……”

“怕什么,贴金的时候,不反正要剥掉这层麻布的吗?”阿南反问。

李景龙哑口无言之际,朱聿恒面色凝重地盯着那具骨殖,对李景龙微抬下巴:“太师,你仔细看看,法师这具尸身,可对么?”

李景龙见他神情不似酒醉,迟疑着回头看向了后面的尸身。

被剥除了麻衣的尸身,肉身已变得漆黑,肌肉因为失去了水分而萎缩干枯,下面的骨头与经络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