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燕子空矶(2)(第2/4页)

“每个阵法都附有地图,唯有这一幅被人撕走了。”朱聿恒说,“看来,蓟承明手中那张地图,应该本是这里的。”

阿南抬眼看向傅准,傅准摊开手道:“我拿到手时就是这样了,你看看撕掉的痕迹,估计早有十几二十年了,跟我可没关系。”

书页撕扯的痕迹,确实已经古旧了。阿南便刷刷地翻过前面几个已经经历过的阵法,赶紧去看后面那个阵法。

翻过蓬莱那一页“怒涛尽归墟”后,她定了定神,与朱聿恒一起看向后一页。

“青莲盛绽处,照影鬼域中。”

阿南抬头望向朱聿恒,而他沉吟片刻,也是不知其解,抬手将这句题跋翻过去,看向后方的地图。

地图清晰又简单,寥寥数条黑线勾出路径,似一朵三瓣莲花,与方碧眠常用来做标记的形状差不多。中间那片花瓣的尖端似乎是道路终点,描着两个相叠的人影。

傅准指着地图,慢悠悠道:“如今我们手中有一大一小两种地图,大地图靠青莲琉璃灯光结合笛中图照映,这本册子内的则是阵法地图。然而大的太大,小的太小,复刻的琉璃灯又无法与原来的严丝合缝,能有这般效果,已实属不易了。”

阿南突然想起草鞋洲的事,赶紧刷刷往后翻去。

后面便是昆仑山阙,再后面是横断山脉。

然后,便翻过了最后一页。手札仅有这些内容,后方再没有了。

阿南不由脱口而出:“沙洲呢?”

“什么沙洲?”傅准饶有兴味地看着她。

朱聿恒倒比阿南冷静许多,他将手札又翻了一遍,里面确实只有七个阵法,并不存在他曾在青鸾高台上见过的那个沙洲。

若不是傅准就在旁边,阿南差点冲口而出,既然山河社稷图对应的是奇经八脉,那么阵法也该有八个才对。

她看向朱聿恒,而朱聿恒合上了那本陈旧手札,只道:“所以,无论从地图还是之前阵法的图示来看,下一个阵法在玉门关及敦煌月牙泉一带,这点确切无疑。目前,阵法的准确地址究竟在何处,是我们第一要务。”

如今尚未到敦煌,一切探讨都还只是空中楼阁。

阿南这才想起,朱聿恒身上的山河社稷图如今依旧是朝廷不解之密,是以傅准可能也尚未得知,奇经八脉应该对应八个阵法。

“既然有定标、有距离、有方位,那么就算有些许差池,相信寻到准确地点亦不是难事。”阿南也立即转了口风,附和他道,“西北处还有一个阵法,位于昆仑山阙。看旁边大湖的模样,像是传说中的瑶池,我们可以按照地图上的指示方位,详细寻一寻所在。”

“剩下的一处也昭然在目,定是南方横断山脉。但是南姑娘,地图画得再精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候你多走一步少走一步都是死局。再说了,山河社稷图发动时间紧迫,留给咱们慢慢搜寻的机会不多。”傅准抚着双臂,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朝着她勾勾唇笑道,“其实我不说你也心知肚明,这世上唯一能依靠山川走势准确寻到机关阵法方位的人,只有那一个人。”

那一个人。

能依靠五行决推断出天下所有河流山川与天行地势的人。

阿南脸色微变,狠狠瞪了他一眼,而他微微一笑闭了嘴,抬头望着上方高悬的瀑布,说道:“南姑娘说得对,水风挺冷啊,我这常年缠绵病榻的身板可真受不住,阿嚏~”

他连打了两个喷嚏,面色惨淡,虚弱道:“在下怕是经受不住,要赶紧去再添件衣服了……”

朱聿恒便示意他先行离开,自己则与阿南细细对照着地图,将上面的标记描绘下来。

“为什么呢,为什么只有七处阵法呢……”阿南喃喃念着,目光在亭子中的地图光点上看了又看,终究没能找到第八处标记,“若这阵法真的与山河社稷图有关,牵系奇经八脉的话,应该是八个阵法啊……”

朱聿恒抬头望着上方的琉璃灯,详细回忆着当初在归墟看见的那些灯盏模样,对比是否有异。

但,复原至此,确实已经竭尽人力,不可能更进一步了。

“这不存在的一点,一定关系着青鸾台上那副怪异的浮雕。可……为什么会不一样,又为什么会寻不到?”

他们在瀑布嘈杂凄冷的水声之中,绞尽脑汁依旧无济于事,不约而同的,目光都落向了傅准的背影。

傅准已走过曲桥,在外面已经暗下来的天色中一招手,屋檐上的孔雀便准确飞下,收翼落在他的肩上。

一人一鸟转过曲桥,消失在黑夜中。

阿南不由“哼”了一声:“心怀鬼胎,怕我们查下去他会露马脚,不敢在这里呆下去。”

“看来,他所掌握的,比我们知道的肯定要多一些,只是,我们暂时还无法撬开他的口。”朱聿恒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