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逝水流年(4)(第4/4页)

回到蓬莱阁已是星斗满天。众人跳上码头,兴致都有些低落。

特别是卓晏,这辈子第一次以为自己能发光发热做一个有贡献的人了,没想到终究还是铩羽而归。

正在船上等他们的绮霞一看,顿时惊呆了——

江白涟,面色苍白;卓晏,垂头丧气;连天天没个正经的“董浪”都一脸郁闷,活似三只斗败的公鸡,个个夹着尾巴。

她赶紧迎上去,问:“怎么啦,这回下水可还顺利?”

江白涟抿唇不语。阿南叹了口气,说:“水下情况复杂,有点麻烦。”

绮霞惊疑不定地看向卓晏,见他那一贯鲜亮的衣服此时明显有种湿了又干的皱巴模样,不由狐疑问:“怎么卓少你也下水了?”

“嗐,我还以为我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能为殿下出点力呢。”卓晏苦闷地往船上一坐,几个人盘膝在小船中喝着绮霞煮好的茶,把今天水下的事情给复盘了一遍。

阿南一手捏着茶杯一手托着腮,百思不得其解:“不应该啊,为什么呢……”

“对啊,明明应该是《阳关三叠》无疑啊,为什么那水下毫无动静呢?”

“为什么?因为你们三个人都是笨蛋!”绮霞在旁边一听,当即把手中茶壶一放,双手叉腰,“这都搞不懂,还来来回回下水,简直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江白涟蔫不拉几地垂着头,不甘地还嘴:“就你聪明,活了二十年游水都不会。”

阿南一看绮霞的神情,心知她准有把握,赶紧一把抓住她的手,连声道:“好绮霞,快告诉我们吧,到底是哪儿有问题?”

绮霞一扬下巴,道:“《阳关三叠》从唐朝至今几百年,因战乱而不断失传,又不断被人再度搜寻重新创作,所以唐朝的谱子和宋朝的不一样、宋朝的和我们现在的也不一样……”

阿南顿时拍案而起:“所以,六十年前设置机关时的《阳关三叠》,和我们现今的不一样!”

“对,而我刚好前几年做减字谱的时候,有幸得到了一本六十年前《阳关三叠》曲谱,和现在坊间流行的有不少差异——”绮霞朝他们一笑,骄傲道,“赶紧想办法把我带下去吧,不然的话,你们上哪儿去找能吹这首旧曲的人呢?”

--------------------

掐指一算,绮霞出场距今已有三十五万字了。

当初让她擅长吹笛只是因为笛子打人方便,其他乐器不好抡。没想到现在还能迎来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