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死记硬背

卢栩带着粮商赶路时,骁骑军已经在登州山里打了两天兔子了。

登州深山藏匿的土匪山贼望风而逃,不知道他们这样的穷地方,是怎么招惹这群疯大兵了。

好好的路不过,也不进城,还不训练,大冬天的满山瞎跑算怎么回事?

气得窝据多年的土匪们当即收拾包袱,摸黑跑路,去县城打短工修城墙了。

若不是卢栩提前通晓过,在官道经营茶棚的门梁土匪也差点跑了。

卢栩还没到,骁骑军也只能干等着,他们带的粮食不多,干脆也学这些土匪满山逮兔子。

他们还围观了门梁土匪们怎么搭茶棚,后来闲极无聊,上来搭了把手。

门梁土匪投桃报李,每天给他们烧火供水,还用卢栩留给他们未来开酒楼用的调料,帮骁骑军烤兔子。

骁骑军发现,这群土匪盖房子不行,烤兔子倒是有一手,手上调料还特别全特别多。

正好他们这趟出来也没带伙夫,就这样,他们默契分工,骁骑军满山逮兔子,门梁土匪管做。

等卢栩他们赶到时,骁骑军都帮他们建了个不小的院子了——骁骑军晚上就在院子里扎营。

卢栩带着观阳想和骁骑军做买卖的小粮商们去见粮官,小粮商们见他们一身戎装,都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了话会被拖出去挨刀子。

这荒山野岭的,杀了他们最多也就是一埋的事。

粮官也没瞧不起他们这些小粮商,先声明了得先赊账,等朝廷发军饷再付钱。

小粮商们本就是打算学卢栩用粮食做敲门砖的,战战兢兢问他们能不能往朔州卖粮食,不止给骁骑军,还有平民。

粮官自然同意。

朔州缺粮食的又不止他们,“不过你们要自己准备好文书。”

商人虽然自由,但到哪儿去贸易,得提前向官府报备清楚,只在籍贯处报完不行,到了目的地还得目的地官府同意才能在当地经营买卖做生意。

不过一般没有官府会拒绝就是了,大岐商税可不低。

小粮商们连连称是。

到了谈价时,骁骑军粮官压价他们都不敢怎么反抗,还是卢栩看不过去替他们将价格抬高,保证他们有一点薄利。

“大人,竭泽而渔使不得,这价钱也就是收购价加路费,若明年年景不好粮价涨了,他们搞不好还得赔钱,赔钱的买卖哪能长久?弄垮了他们,你们就只能找大粮商交易了,那些有靠山有背景的大粮商,可不像我们这样好说话的。”

至少就不会让他们骁骑军全款赊账。

粮官也明白,但这群小商贩胆小怕事,他哪知道已经砍到底价了?

若在平时,他才不愿意和一堆小商小贩做贸易,便宜不了太多,还麻烦,可如今生活所迫,条件有限,这一趟他们还不用自己出钱。

粮官觉得这点儿麻烦很划算,没再多砍。

双方基本满意,晚上卢栩做东,请大家吃烤肉。

荒山野岭的,这一堆篝火,那一堆篝火,卢栩来回跑着做技术指导,顺便照顾卢久生的妻儿。

一辈子人生轨迹只在娘家村子与丈夫村子之间活动的妇人,露宿荒野十分紧张,即使明知附近的人都是同伴,只有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处于这么多陌生人之间,她还是紧张地睡不了一个安稳觉。

出来没多久,人就肉眼可见的瘦弱了。

卢栩十分后悔,大冬天的不该带他们奔波,可她很坚持想要这趟去青龙城找卢久生,卢奶奶也说让他带上他们,卢久生不在家,他们孤儿寡母留在家里日子也不会好过。

晚上睡觉时各自搭帐篷,骁骑军把自己搭的大帐篷借给卢久生妻儿和粮商们了,小粮商感动得泪眼婆娑。

第二日,卢栩要随骁骑军去青龙城,观阳的小粮商们则要去崇宁收点儿山货。

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

卢栩和他们道别,又给了门梁土匪们些银子,让他们去补给物品。

这南北来人,他们那点儿存粮早就被吃光了。

送走他们,门梁土匪也派人跟着观阳粮商去崇宁采购了。

卢栩留了两辆空板车给他们,他们推着车再走从前走的捷径小路不好走,还是走大道方便些。

一路上他们和粮商们聊熟,“下次你们哪儿还用人带路,自己来就是了,我们客栈都快盖好了,下次你们来不用住帐篷,直接住我们客栈,观阳人来住,都给安排最好的屋子。”

观阳的粮商们也朝他们打听朔州的情况,得知卢栩在登州买了一条街全都惊呆了。

“你们要是不想去太远,在登州开个粮铺嘛!我们东家说,头三年不要租金。”

“真的?”

“真的呀!你们观阳有个开杂货的已经过去了,不信你们回去打听。”

……

另一边,卢栩平安将卢久生的妻儿送达青龙城,“换走”卢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