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买铺子

卢栩带着弟弟妹妹做了一大桌菜,杂货铺早早关门,全家齐聚到卢栩家吃团圆饭。

中秋当天,无风无雨,天气晴朗,月亮又圆又亮。

卢栩叫寒露和小夏把甜点月饼先端出来,随后是热菜上桌。全家齐聚,鱼肉飘香,唯独缺了卢辉。

偏偏小雨不知怎么来了一句,“哥哥最爱吃鱼头了。”

桌上一阵安静,三婶、三叔强忍着,努力欢笑,抬头看月亮却忍不住有泪光。

隔壁三奶奶家,也不时传出阵哭声。

卢栩道:“小辉在押运粮草,想来不会有什么事的。”

三叔点头,先前卢栩一打听到卢辉情况就已经和他们说了,他们也得不到消息,只能盼着战局顺利,卢辉平安,早日归家。

就在第二天,边境上两军主力已经交锋。

卢栩和颜君齐给在州府同住的崇宁县书生写信,希望能问到些朔州的情况。卢栩将信交给北去的货船,也不知能不能送到崇宁。

县里生活平静,最大的事就是秋收渐渐要开始了。早熟的谷子稻子开始收割。

如今畜力少,征兵又导致人力不足,劳力紧缺时候,有人动起找短工的心思。

除了本村的,邻村的,渐渐有人朝卢栩他们的观阳联盟打听起来。

如今他们的船遍达观阳各镇,沿河的地区更是深入村中,划船的,卸货的,打鱼的,卖粮的……只要想加入,没什么恶劣前科,卢栩来者不拒,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网络。

有人打听,就有人到杂货铺帮忙问,梁山宝对打短工不陌生,他们才下山时候可没少干,当即答应帮忙问问,两天内从他们的兄弟、县里、码头募集了一批人,送到各村里帮忙秋收。

报酬条件也是梁山宝出面谈的,包接送,包吃住,一天七十文。船费则双方分摊,成员只收船价一半。

船送完人,还能从各村采买些蔬菜瓜果,新粮新米。

如今县内粮价虽然已经恢复年初常价,但从村中买,总是更便宜些。

算下来,客船有生意,短工有活干,农户也找到了劳力,皆大欢喜。

这是卢栩、梁山宝他们起初谁都没想到的,不知不觉,观阳联盟的名字,渐渐就有人叫了。

卢栩很开心,卢栩很骄傲,再有人喊他二当家,卢栩人都轻飘飘的,不过还是如从前一般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这二当家还天天在东街早市摆摊卖凉菜呢。

除了找找铺子,卢栩每天必做的,就是往衙门布告墙跑。

院试成绩还没出,卢栩每天比颜君齐还着急。

卢文也挺着急,他大哥缺了大德,每天拉着他去看布告,每天都会问问他“墙上贴了什么?”

不认识?

那就描下来回家对着书查吧!

他每天都要把那本破书从头翻到尾,翻得他快吐了。卢文天天边翻边骂,明明他哥就是个没念过书没上过学堂的白丁,从哪儿学那么些歪门理论?

早市人流高峰过去,卢栩闲下来了,就让卢文掏出他的“掌中宝作业本”——两张大纸裁开,裁成巴掌大小,一张上面写一个大字,卢栩让他每天学三个字。

天黑前考核,会了给他三文钱,不会倒扣三文钱。

卢栩还偏爱耍无赖,明明说只考当天的,动不动就翻旧账突然考前几天的。

前几天的……他哪儿还记得?!

为了每天三文钱,卢文的作业一天重过一天。

卢文又苦唧唧翻他的小本,边记边在地上划拉,陆勇凑到他旁边蹭看,卢文一改脾气,大大方方教陆勇,如今,每天能让他找回自信,重拾自尊的,就是陆勇比他更笨,忘得比他还快!

卢文和陆勇在地上写字,卢栩顺便帮陆勇卖卖豆腐。

卢栩正卖着,总买一两样菜,却要一堆调料的大婶又来了。一看是她,卢栩熟练问:“今天也多要辣椒油?”

大婶挎着篮子,摆手道:“不是不是,小卢你是不是想买铺子?”

卢栩:“是呀。”

他都托好多人帮忙打听了。

大婶:“那你快跟我去瞧瞧。”

卢栩让陆勇和卢文看着摊子,他跟大婶一路疾走,到的地方竟然还是赌坊!

几个年轻人正往外收拾东西,为首指挥那个看见大婶快步过来叫了声娘。

卢栩这才知道,大婶儿子竟然是做房牙的。

大婶问:“小卢,你看看这儿合适吗?”

合适,可太合适了,卢栩讪笑,老实道:“合适倒是合适,就是我买不起啊。”

赵房牙道:“这宅子要拆了卖,前面的铺子,后面的大院,分开卖。”

卢栩问完价格,叹气道:“我还是买不起。若有巷子中的店面卖或出租,不妨帮我留意。”

赵房牙沉吟一声,“巷子……”

卢栩道:“我打算在巷子中开几间小食铺子,不求多大,有个店面,能遮风挡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