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直接打京师(第2/2页)

清军都已经准备好了在卫河口跟明军长期对峙了。

结果夜不收却突然报告说,明军居然要改走陆路。

“明军要改走陆路?”孔有德闻言也是一脸错愕,“洪部堂,你跟侯参军不是说明军肯定不会走陆路吗?这是咋回事?”

尚可喜也道:“真要是这样,卫河沿岸的铳台不是白修了吗?”

耿仲明也道:“铳台白修倒是没什么要紧,最关键的问题是,明军如果改走陆路,就能绕过卫河口大营,到那个时候我们是按兵不动,还是主动攻击呢?”

“主动攻击,是肯定不行的。”洪承畴摇头,“野战我们没有胜算。”

“洪部堂的意思是按兵不动?”孔有德反问道,“任由明军向前推进?”

尚可喜接着说道:“如果我们按兵不动,单凭沿途各州县的练勇肯定拦不住明军,运河沿岸虽然有不少铳台,但如果没有八旗汉军以及绿营,也同样挡不住明军,也就是说,如果明军不顾一切往前打,半个月之内就能打到朝阳门外!”

地堡大厅内瞬间就安静下来,洪承畴也是脸色微沉。

好半晌,洪承畴问侯方域道:“侯参军,不知你有何高见?”

侯方域哂然笑道:“明军若真改走陆路,不正是洪部堂你所希望的吗?”

“话虽如此,可也需要摄政王信任才行。”洪承畴有些讪讪然的说道,“本部堂可不想成为第二个袁崇焕。”

“这一点洪部堂尽可以放心。”侯方域一摆手说道,“皇父摄政王绝对不会是崇祯,所以你也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袁崇焕。”

“有侯参军这话本部堂就放心了。”洪承畴释然道。

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却听得一头雾水,你们俩在打什么哑谜?怎么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能有这么大吗?

……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确实挺大。

洪承畴、侯方域他们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以为崇祯会效仿当年的黄台吉行反间计,假借多尔衮之手除掉洪承畴。

当年清军绕过宁锦防线突然出现在了广渠门外,给了大明君臣巨大的刺激,也为后来崇祯斩杀袁崇焕埋下伏笔,所以洪承畴就不能不担心,假如明军绕过卫河口大营,突然间出现在京师城外,会不会吓着多尔衮?

多尔衮会不会怀疑他勾连明军?

然后把他召回京师,直接赐死?

但其实,崇祯压根就没有这个想法。

崇祯甚至刚刚才知道多尔衮没有御驾亲征。

所以绝不会有假借多尔衮之手除掉洪承畴之想。

此次北伐,崇祯用的就是阳谋,堂堂正正之谋。

老子就改走陆路了,而且还要一路修营垒过去,保护粮道,你们有本事就来攻打老子的粮道,有胆子就来野战。

如果没有胆子野战,那就准备好死守北京城吧。

徐应伟和阎应元还是有所顾忌,但是崇祯却反而希望能在京师打决战。

因为在京师打决战,就意味着包括多尔衮在内的整个建奴高层都被困在北京城内,这一仗打赢了,就能一劳永逸解决建奴,而不会像明初的北伐那般打成半吊子,最后让蒙古人逃回大漠又弄出一个北元,那就麻烦。

所以,明军刚上岸就留下一个步兵旅抢修营垒。

当然,营垒修好后这个步兵旅会继续往前行军,只会留下一个步兵总。

明军就这样一路向西推进,一路派兵修建营垒,由于这一片地势平坦,再加上冬季所有的河流湖泊都已经结冰,所以大军的行进速度极快。

傍晚,前锋骑兵镇台就已经推进到静海县城附近。

负责把守静海县城的是少量八旗兵外加五千练勇,早早的就关了城门,并且分别派出快马前往北京及卫河口大营告急。

然而明军根本就没有进攻静海县城的意思。

尽管有4寸野战炮,打破静海县城没问题。

但要攻破一座县城,怎么也得耽搁半个月。

崇祯不想在这里浪费这么多时间,没有必要。

既然有办法逼着建奴进攻,明军又何必主动攻城?

如果实在没办法只能攻城,那还不如直接打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