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数理化基础学科(第2/3页)

“最后,我必须得承认,我很乐意留在大明执教。”

“两百万的里弗不重要,关键我喜欢大明的学术氛围。”

得到帕斯卡肯定的答复,崇祯大喜过望,这下数学和物理学科妥了。

卜弥格又拉过第二位年轻人对崇祯说道:“皇帝陛下,这位也是欧洲近五十年来涌现出的最伟大的化学天才,来自英格兰的罗伯特·玻义耳!”

“罗伯特·玻义耳?!”这下崇祯也险些在胸口划十字。

这是买一送一的节奏,来了帕斯卡不说,还来了玻义耳?

这可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好嘛,这下子大明的化学学科也妥了。

而且相比起帕斯卡,玻义耳的到来还能直接催生军事科技的革命。

因为有了他的引导,玻义耳就有可能提早一百多年研制出雷酸汞,有了雷酸汞也就有了底火,再加上锻压技术,纸壳定装弹就可以进化成为金属弹壳定装弹,前装步枪就可以进化为后装步枪,这将是一次革命性进步。

再然后,就可以将无烟火药造出来。

等到无烟火药出来,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枪械也就问世了,到那时,甚至于就连重机枪也不再是奢望。

想到这,崇祯的眼睛便热切起来。

玻义耳的意外到来,使得这一切突然之间都成为了可能。

要不然,仅凭大明的那些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工匠,猴年马月才能制作出雷酸汞以及无烟火药?就算有他的引导也没用。

让崇祯自己动手也不行,他连硝酸具体怎么制作都不懂。

当下崇祯慨然说道:“玻义耳是吧,只要你愿意留在大明担任国子监化学院院长,朕也特批给你一百万元经费,再划拨给你一千学生。”

玻义耳听完转译之后也是大喜过望,当即表示愿意留下。

说实话,玻义耳的心里其实挺虚的,因为帕斯卡已经在数学界、物理学界享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是他在化学界却还是籍籍无名。

这次要不是因为父亲死于战乱之中,导致家道中落,他是绝对不可能远渡重洋前来大明谋生,不过从结果来看,这一次前来大明显然是来对了。

玻义耳是真没想到,他竟然也能受到大明皇帝如此礼遇。

不过玻义耳内心也是暗暗打定主意,一定不能辜负皇帝陛下的这份信任。

卜弥格又接着介绍了其他的年轻人,不过这些名字就比较陌生,崇祯就连一个都没有听说过,不过他并不失望,因为这些人基本都毕业于欧洲的各所大学,都曾经系统的接受过近代数学物理化学的教育,这些就足够了。

不过光有人还不行,还得有现成的学科教材才行。

当下崇祯又问帕斯卡等人道:“你们有带欧洲的大学教材过来吗?”

“当然,这是当然。”听完转译之后,帕斯卡连连点头说,“我们不光把巴黎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教材都带来了,还带了近五十年的学术著作以及期刊。”

“太好了!太好了!”崇祯闻言大喜,再没比这更好的结果了。

然而有一句老话是怎么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崇祯高兴了还不到十秒,倒霉事就找上门来。

高起潜匆匆走进来。

“万岁爷,徐州急递!”

“徐州?”崇祯心下猛然一凛。

不过脸上却是波澜不兴,说道:“王大伴。”

王承恩便赶紧上前一步恭应道:“老奴在。”

崇祯伸手一指帕斯卡等人说道:“先把帕斯卡、玻义耳等三十六位学者给安顿好,就住新盖的学士院,如果他们有什么要求都要尽量满足。”

“噢对了,还要尽快给他们找一个各自母语的通译。”

“老奴领旨。”王承恩恭应一声,又让身后一个会说葡语的小太监对帕斯卡等人说,“诸位学士随咱家来。”

帕斯卡等人很高兴的跟着离开了。

“卜弥格神父,这一路上辛苦了。”崇祯笑了笑又对卜弥格说,“朕答应你的另外一半银子,你现在就可以去内务府领走了。”

然而卜弥格最关心的并不是银子。

“英明伟大的皇帝陛下,您知道我看重的并非银子。”

卜弥格一脸谦卑的说道:“临行前您可是答应过我的,允许我在大明自由传教。”

“当然,这是当然。”崇祯笑着说,“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在大明境内自由传教,谁要是敢阻挠你,你回来告诉朕,朕会替你主张。”

然而心下却暗暗说,自由传教肯定没问题。

但宗教只能是宗教,不要妄想世俗的权力。

代替法律、移风易俗这些事情你就不要想了。

“上帝,皇帝陛下您真是太英明太伟大太慷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