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货币改革(第3/3页)

到这里,崇祯才总算明白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什么能够壮大。

因为放开了手脚之后,打仗是真能赚钱,而且能够赚大钱。

黔国公就已经这么肥,崇祯真无法想象,李自成和张献忠从河南、湖广、四川、陕西以及山西的藩王手中抢了多少银子和奇珍异宝?

这些奇珍异宝的价值加起来真无法想象。

当然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怕是难以变现。

“圣上,是臣贪心了。”马鸣騄笑着说道。

摆摆手,崇祯又问道:“军械准备得如何了?”

马鸣騄忙道:“回圣上,4寸炮已经造好了200门,其中20门已经被圣上带去云南,另外180门也已经送到了湖广,燧发枪总共已经造好了约2万支,其中15000支已经发往湖广交与新军,剩余5000支还在内务府的仓库里。”

“200门4寸炮,2万支燧发枪还是有些少了。”崇祯叹息道,“这点储备,还不足以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北伐,而只能发动小规模的袭扰战。”

马鸣騄连忙说道:“圣上,今年各家兵工厂的产能就可以翻倍,也就是说,到明年年底的时候,新军就可以拥有5万支燧发枪外加1000门4寸红夷大炮,到那时候,就可以与建奴来一场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

“要与建奴决战,光有武器可不行,还得有粮食。”

崇祯又道:“马卿,内务府总共已经攒少多少粮食?”

马鸣騄脸色变得有些难堪:“圣上,粮食已经只剩40万石,减少了10万石。”

朱慈烺闻此忙说道:“父皇,此事都赖儿臣,是儿臣从内务府紧急调了10万石粮食去松江府平抑粮价,可最终……”

崇祯说道:“最终这些粮食都被粮商买走了?”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父皇。”朱慈烺有些苦涩的道,“父皇,那些粮商真是太奸诈了,他们专门雇了人在内务府指定的米铺之前排起长队,最后真正要买米的百姓根本买不到米,所有的大米都落入到了粮商手中。”

崇祯脑子里一下浮起三百年之后的相似一幕,投机倒把嘛。

如此说来,这些商贾的秉性真是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这些人还真是什么银子都敢赚,这也就难怪会有晋商暗中倒卖粮食以及情报给建奴。

朱慈炯又道:“父皇,不如直接给应天巡抚金铉下一道中旨,令其出动操江镇标兵将这些囤积居奇的奸商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