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多尔衮不甘心(第2/3页)

何洛会喜滋滋的来到多尔衮大帐,跪地打千道:“主子,各旗都已经撤出城了。”

用不着何洛会报告,多尔衮也已经看到了,因为开封城内已经燃起了冲天大火,从这火势看,开封城算是毁了。

估计就只剩一座废墟了。

看着陷入大火的开封城,洪承畴、范文程和宁完我三人都有些惆怅。

这三个狗汉奸自然清楚,开封遭此浩劫将会意味着什么,将会意味着中原百姓从此更加仇恨清廷,清廷再想一统中原就更难。

不过,血洗开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如果不血洗开封,八旗兵的财物损耗就没无法得到补偿,在山阳大战以及徐州大战中遭到锉伤的士气也没办法恢复。

至少,血洗了开封之后,八旗大军的士气已经得到恢复。

这点,从八旗兵脸上流露出的笑容就能清晰的感受得到。

多尔衮却还是有些不甘,沉声问道:“何洛会,开封城内的粮食多吗?”

何洛会道:“回主子的话,开封城内的粮食并没有多少,不过人口倒是抢了不少,咱们之前在山阳还有徐州损失的包衣奴才全都补回来了,还有多。”

多尔衮道:“开封这么大的一座城池,人口也有十万以上,没有粮食?”

何洛会轻呃了一声,说道:“主子,要不然奴才去让各旗把抢到的粮食都交上来?交由您来统一分发?”

多尔衮似乎有些心动。

洪承畴三人急忙劝道:“主子三思!”

多尔衮长出了一口气,对何洛会说:“算了,你先去找地方搭建浮桥吧。”

目送何洛会走出大帐,多尔衮黑着个脸说道:“三位先生,本王不甘心,不甘哪!如果将从开封城内抢到的粮食全部搜集起来,再加上各旗存留的四十多万石粮食,未必就撑不到明年冬小麦熟,我们说不定还有机会的。”

“不够的。”洪承畴道,“除非能保住徐州屯田。”

“正要说这个。”多尔衮目光一闪道,“得知我大清退兵之后,崇祯和明军多半就会放弃拔青苗的行动,这时候我大清兵再突然杀个回马枪,明军就会来不及拔青苗,没准就有机会保住足够多的麦苗!”

“主子,已经不可能了。”洪承畴叹息一声道。

宁完我也劝道:“崇祯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范文程也是诚恳的劝道:“主子,上位者最忌朝令夕改哪。”

宁完我又道:“关键还是退兵的命令已经下达,各旗勇士已经归心似箭,这时候夺了他们从开封城内抢掠到的粮食,还要他们再回到徐州,去跟明军打一场很有可能持续两年甚至三年的大战,势必军心浮动,到时候万一闹出哗变就麻烦大了。”

多尔衮闻言,也是叹息,这其中的道理他又何尝不明白呢?

就是不甘心,多尔衮是真不甘心,唯一的一次机会就没有了?

想到这,多尔衮忍不住问三人道:“三位先生,真的就只有一次机会吗?”

“也不尽然。”到了现在,洪承畴就换了说法,“虽说自古以来崛起于边塞的蛮族政权要想一统中原,通常就一次机会,但也不是没有例外。”

范文程说道:“大元就花了整整五十年时间才最终灭亡南宋。”

“大元。”多尔衮微微颔首,又道,“本王明白了,要学大元。”

说话间,大帐外响起脚步声,随即镶蓝旗固山额真屯齐大步而入。

“奴才屯齐,叩见九王。”屯齐啪啪一甩马褂衣袖,单膝跪倒在地。

“免了。”多尔衮肃手示意屯齐起身,又道,“屯齐,镶蓝旗还好吧?”

“挺好。”屯齐点点头说,“按照九王的旨意,沿途还收拢了镶白旗的好几千包衣,等回到北京十王恐怕还得感谢奴才。”

“本王就先替豫郡王谢了。”多尔衮又问道,“明军有来追击你们吗?”

“借他们俩胆!”屯齐不屑的哼一声,又道,“不过,崇祯的那几百骑夷丁倒是一直都跟在我们身后,就跟苍蝇似的,赶都赶不走。”

“那不过是崇祯的眼线,派一旗蒙古骑兵赶走就行。”多尔衮皱眉道。

这些夷丁都是辽西出身,已经跟八旗兵打了几十年仗,互相之间实在是太熟悉了,所以伏击、诱敌、迂回这些套路统统都不管用。

某方骑兵只要一撅屁股,对方立刻就会知道你想干吗。

对付这些夷丁,唯一办法就是派出夜不收去猎杀他们,而且这些夜不收至少还得是红甲喇以上才行,不然就是送菜。

但是派出红甲喇去对付夷丁显然不值。

所以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派外藩蒙古把这些夷丁赶走。

“嗻!”屯齐答应了一声,刚要离开却又被多尔衮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