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此等利器,请陛下为其赐名(第2/3页)

以李桓以及各家勋贵的实力,筹措一支商队,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此番李桓之所以赶往天津卫,便是因为大明皇家商队已经筹措妥当,准备进行第一次出海,这等情况下做为天子的朱厚照显然是不可能离开京师,那么李桓便是当仁不让的不二人选,不过同李桓一起出行的尚且还有八虎之一的罗祥。

不单单是李桓,包括成国公、英国公等几位国公、侯爷等可以说全都云集于天津卫。

这一日天津卫的港口之上数十艘庞大的商船停泊于港口之中,以李桓为首的一众人则是立于码头之上看着一众行商掌柜、水手登上大船。

就见一名魁梧大汉一身戎装的向着李桓等人躬身一礼道:“末将江彬见过诸位大人。”

李桓闻言不禁眉头一挑,这江彬莫不是那位江彬吗,若是如此的话,此人倒也算得上是一个人才了,就是不知道怎么会被挑选出来,做为此番商队的护军指挥。

毕竟是皇家商队,就算是民间的海商行走海上都会蓄养护卫以策万全,防备海上贼寇,更不要说是皇家商队了,所以说英国公、成国公等人便以各家家将为骨干,又自军中挑选了一批精锐敢战之士,以江彬为护军指挥,做为商队的护卫。

整个商队商船数十艘,大小战船近十艘,拥有护军二百余人,装配大小火炮十几门,火铳、强弩上百,可以说就算是在海上遇上了劫掠的大型海盗势力,也足可自保。

张仑冲着江彬微微点了点头道:“此去商队的安危便交给你了,好好干,他日未必不能够上达天听,进入陛下视线,自此飞黄腾达。”

给江彬画了一个大饼,只让江彬一脸兴奋之色,再三保证便是拼了性命也会保证商队的安全。

此时李桓则是端着一杯水酒向着罗祥道:“罗大监且饮此酒,此番随船出行,却是要一路小心。”

罗祥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随即一脸笑意道:“秦国公放心便是,咱家奉旨随船出海,他日归来再与国公畅饮。”

李桓哈哈大笑道:“既如此,李某便等着罗老哥顺利归来的那一日。”

伴随着嘹亮的号角声响起,一艘艘的船只起锚升帆缓缓驶出港口渐渐的消失在天边。

看着船队消失不见,英国公张仑不禁一脸感慨的道:“大海茫茫,也不知此去商队是否能够一切顺遂。”

倒是成国公朱辅捋着胡须道:“不管是不是顺利,既然开海,那么我等便要做出榜样来,更重要的是商队通商万国,可以为我大明收集海外诸国情报,这才是重中之重。”

虽然说知晓海贸蕴藏着海量的利益,但是这些勋贵却是没有在意,相比那还没有见到的利益,他们更看重的是这商队所蕴含的更深一层的意义。

不过李桓却是清楚,如果说此番商队一切顺利的话,单单是船上所装载的最为上等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归来之后,所获利益之丰只怕会惊掉一众人的下巴。

大明正德六年九月,一道奏章直入京师。

御书房之中,朱厚照脸上洋溢着几分笑意看着正拿着一份奏章翻看的李桓道:“李卿,魏国公徐俌有奏,龙江造船厂第一艘宝船已然顺利完工,并且经由兵部,工部等各部配合,火炮等已全部装船测试完毕,随时可以下水。”

说话之间,朱厚照一副兴奋的模样道:“要知道这可是近百年来,我大明又一次建造新的宝船,其意义堪称重大,徐俌的意思是朝廷要不要派遣官员亲往主持宝船下水仪式。”

将手中的奏章放下,李桓的嘴角同样是流露着几分笑意。

李桓执掌锦衣卫,加之龙江造船厂可以说是锦衣卫重点监控的部门,所以说龙江造船厂的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的监控当中。

其实郑和宝船早在几个月之前便已经建造完成,但是船体建造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船只就彻底完工了。

毕竟船上尚且需要装载大大小小的火炮、拍杆乃至投石机等武器,为了将这些武器装船又是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才算是彻底的完成了一只战船的建造,可以下水做战。

因为是第一艘样板的缘故,所以说建造的时间足足花费了八九个月的时间,比之预期的半年时间足足多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

不过在李桓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了第一艘,那么接下第二艘、第三艘乃至更多便可以源源不断的下水。

以大明的底蕴和实力,只要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在数年之间便建造出一支庞大而又惊人的舰队出来。

心中闪过诸般念头,李桓深吸一口气向着天子躬身一礼道:“陛下,就让臣亲自走上一遭吧。”

朱厚照召李桓前来,本来就是打算让李桓走上一遭,毕竟以朱厚照对李桓的了解,这等事情便是他不派李桓前往,李桓也会主动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