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生擒(第2/3页)

或许那些地方上的豪强因为自身不够起眼的缘故,还有机会悄悄下船同宁王划清关系,但是对于王鏊等一部分地方上的大豪强、乡绅乃至官员而言,他们却是根本就没有回头的机会,只能同宁王一条道走到黑。

这些人也可以说是这个时候对宁王最为忠诚的,或者说是他们别无选择,除了继续拥护宁王一途可走。

王鏊一点点的为宁王分析着他所面临的局势,宁王眼中渐渐的泛起几分亮光来。

不得不说王鏊的一番话让宁王多了几分信心,要知道自从大败之后,宁王之所以那么的疯狂咒骂李桓,何尝不是在借此压抑内心之中的惶恐。

他很清楚自己此番大败,一个不小心便会落入朝廷之手,到时候等着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而且宁王对于如今跟在他身边的那些人的想法更是不了解,他不知道如今跟在他身边的那些人到底是什么心思,是不是可信。

这个时候若是有人突然之间跳出来,选择将他给拿下然后交给朝廷,以换取朝廷的赦免,宁王觉得一点都不奇怪。

现在听王鏊这么一分析,宁王发现原来自己的境况虽然说非常不好,但是还没有如自己所担心的那般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宁王一脸感激的看向王鏊道:“先生一番话让本王茅塞顿开,本王得先生,如鱼得水……”

王鏊轻咳一声看向宁王道:“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王爷只要此番能够逃出生天,那么他日必然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是当下必须要拿定主意,确定我们下一步要去往何方。”

若是这般没有目的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跑的话,只怕最后难逃朝廷的缉拿。况且若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要不了一日,跟随宁王一起的溃兵只怕会散去大半。

宁王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的看了刘养正、李士实二人一眼。

只可惜刘养正、李士实两人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最后宁王看向王鏊道:“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说着宁王下意识的道:“要不然我们回返南昌府吧……”

“不可!”

王鏊几乎是本能一般开口道。

宁王带着几分不解看向王鏊,似乎是不大明白王鏊为何会阻止他回返南昌府。

毕竟在宁王看来,南昌府就是他的老巢所在,此番大败只有回到南昌府,他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东山再起。

王鏊却是苦笑摇头道:“王爷都知道南昌府对王爷的重要性,难道说朝廷就不知道吗,那李桓奸诈无比,若是老夫所料不差的话,他必然已经在前往南昌府的路上布下了伏兵,只等我们自投罗网。”

宁王面色微微一变,脸上露出几分惶恐之色道:“啊,那该如何是好?”

忽然之间外间传来一阵喧哗声,隐约之间听到还有人大声呼喊:“不好了,朝廷追兵追上来了,大家快逃啊!”

这已经不知是第几次了,哪怕是如此,听到外间的动静,宁王还是忍不住露出惶恐之色向着外间道:“杨将军,朝廷的追兵如何了?”

每一次朝廷的追兵追上来,杨代都会调拨一部分叛军阻击为他们逃跑争取时间,可以说一次次下来,宁王已经是将希望寄托在杨代身上,对于杨代那叫一个信任倚重。

外间传来杨代略显嘶哑的声音道:“王爷尽管放心便是,有末将在,定然保王爷安然无恙。”

听了杨代的话,宁王稍稍松了一口气道:“孤幸有将军护驾!”

外间杨代却是没他所表现的那么轻松,看着身后那烟尘滚滚追杀而来的骑兵队伍,杨代的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本来随同他们一起逃出大营的精锐差不多有数千人,这数千人要说精锐的话还真的不夸张,毕竟这数千人当中,除了一部分是精挑细选出来护卫宁王的亲卫之外,其余之人都是各家的心腹手下。

只是这一路逃窜,一部分心怀侥幸之人半路之上已经是悄悄离去,也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留下来阻击追兵而生死不知。

到了现在,尚且还跟在他们身边的兵马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不到两千人。

不到两千的人马,虽然说乍一看人数不少,但是却统属不一,至少一半人马都对杨代的命令阳奉阴违,这种情况下,杨代真正能够调动的人马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杨代看着那黑压压一片追击上来的骑兵,面色之间第一次露出了凝重之色。

先前几波追兵杨代只是留下一部分人马断后便将之阻拦了下来,可是这一次杨代却是没了先前的那份信心。

实在是这些骑兵一看便不是那几波追兵可比。

先前那几波追兵其实是南京城的那些勋贵带着各家的家将亲兵以及一部分兵马,这些人为的是捉拿宁王搏一份功劳,可是要让他们拼命,显然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