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信火铳打不死这奸贼(第2/3页)

手中长矛猛地一抖,刹那之间,前方几名拦路的叛军士卒便被掀飞了出去,坠落之时又将几人给生生的砸的骨断筋折,惨叫连连。

“弟兄们可还能战否!”

原本冲杀了这么久,不少士卒都不知道挥动了多少次的兵刃,手臂如同灌铅了一般沉重,可是这会儿听到李桓的话语,登时一个个的精神为之一震齐齐舞动手中的兵刃大声高呼:“愿随大将军杀敌!”

李桓闻言不由的哈哈大笑,张淮、陈昂等人以为李桓还要带着他们继续冲阵追击宁王,然而这会儿李桓却是斜冲向前道:“将士们且随我杀出去。”

四周已经渐渐从混乱之中反应过来的叛军士卒这会儿明显有一部分不再四处逃窜,反而是渐渐的汇聚成一支支的队伍。

要知道这些叛军之中可是有不少都是地方豪强自带钱粮、兵马赶来加入宁王叛军的。

这些人可不同于一般的叛军,因为这些人相互之间的关系,许多士卒要么是亲兄弟,要么是乡邻,即便是慌乱之间溃败也能够做到败而不散。

更何况数万叛军真正受到李桓冲击的也只是距离宁王最近的那一部分罢了,至于说其余的叛军至多也就是受到乱军的影响倒是混乱罢了。

当这些以地方豪强为主的叛军看清楚了场中局面的时候,不少豪强开始以自身为核心聚集人马,然后缓缓的向着李桓所在方向聚拢过来。

如果说居高临下观察的话就能够发现至少有数十上百支大大小小的队伍正向着李桓包围而来,如果说等到这些人完成了包围的话,便是李桓再怎么的骁勇,他自身倒是能够冲杀出去,但是跟随他的那些士卒怕是大半都要被留下来。

李桓虽然说对于没能够留下宁王感到有些惋惜,不过本来李桓也没有打算一定要将宁王留下,毕竟在李桓看来,此番宁王脱身,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再说了,以李桓的实力,如果说真的想要斩杀宁王的话,那也不是什么难事。

说到底还是李桓觉得留着宁王更有用一些,至少眼下宁王还是有着其存在的价值的。

当然了,如果宁王运气不好方才被李桓给生擒活捉的话,那也只能说宁王自己倒霉了。

现在既然宁王已经逃进了大营之中,李桓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放弃继续追击宁王,而是带着手下的士卒趁着那些豪强的人马没有聚拢之前脱身而去。

随着李桓调转方向,追随在李桓身后的一众骑兵明显感受到压力大减,转眼之间便杀穿了重围,眼前为之一亮,却是已经冲出了叛军主力所在的区域。

只不过迎面就听得一声大喝声传来:“李桓小贼,休得放肆,崔某在此,今日便斩了你这奸贼。”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不久之前率领手下家将亲兵自南京城中杀出,试图阻止李桓追杀宁王的崔龄以及毛青等人。

崔龄这一声呼喊,倒是让刚刚逃进大营之中还没有彻底稳住心神的宁王等人听得一愣。

大营之中,宁王隐约之间听到一声呼喝,下意识的道:“崔龄?莫非是定阳侯崔龄吗?”

杨代一身甲胄,闻言道:“回王爷,听着倒像是有人在同李桓那奸贼交战。”

宁王不由的眼睛一亮,李桓的勇武无敌他们可是亲眼见识过,亲身体会过的,要不是他们跑的够快的话,恐怕这会儿已经被李桓给生擒活捉了。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李桓那就是无敌的代名词了,不曾想这会儿竟然有人敢主动站出来对付李桓,这如何不让宁王等人为之惊讶。

“快,孤王要亲自观战!”

很快宁王、杨代几人便登上了一座简易的高台,高台足有数丈高,本来是搭建瞭望台所用,虽然说没有彻底建成,但是却足够宁王、杨代等人看到远处的情形了。

站在高台之上,宁王、杨代等人就看到一群甲胄齐全的精锐兵马正拦在李桓的前方,双方相隔十几丈远遥遥相对。

为首的两人只看那一身穿着打扮就昭显出其自身的不凡,再加上崔龄自报姓名,自然是被宁王他们一眼确定了身份。

捋着胡须的刘养正向着宁王道:“王爷,正是定阳侯崔龄、永昌伯毛青他们。”

说着刘养正脸上带着几分惊讶之色道:“不曾想定阳侯、永昌伯他们竟然还有这般的胆色,连李桓这杀神都敢与之正面交锋。”

反倒是站在一旁的杨代打量着双方,忽然之间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带着几分恍然道:“原来如此,我当崔龄、毛青他们这么有恃无恐呢,原来是有了对付李桓的办法啊。”

听了杨代的话,几人不由的齐齐想向着杨代看了过来。

甚至包括宁王在内也是盯着杨代,他们亲眼见过李桓的无敌之资,现在陡然听到杨代说有对付李桓的办法,几人要是没有反应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