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拥立之功(第2/3页)

徐鹏举看着徐俌忍不住道:“孙儿自然知道这些,可是按照李桓之策的话,那也太凶险了吧,他这是在拿整个南京城的安危来冒险啊。”

徐俌这会儿却是已经站起身来,走出了书房,整个人背负着双手,望着天边渐渐落下的夕阳,一抹余晖照耀在徐俌身上,只将其周身染上一抹霞光。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南京城外

浩浩荡荡的宁王叛军如同洪流一般席卷而来,汇聚于南京城下。

距离宁王分兵突袭南京城只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本来只有四五万的叛军如今却是如同吹气球一般疯狂的膨胀,短短时间内愣是暴涨到了如今的十五万之众。

这十五万之众的叛军之中,除了一部分是一路之上抓来的青壮之外,可以说至少有一半都是这半个月时间当中,自带钱粮、人马前来投奔宁王的地方豪强、士绅所带来的。

这些人就像是赌徒一般,看到了宁王夺取天下的希望,一个个的再也按捺不住,选择主动带着钱粮人马前来投奔宁王。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那些士绅豪强只需要为宁王提供钱粮便可以登上宁王这一艘大船,可是随着宁王起兵之后,一切进展越发的顺利,让人看到了宁王夺得天下的希望,做为后来者,再想登上宁王这一艘大船,自然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再想在宁王身上押注,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带着钱粮、人马前来。

大量的地方豪强、士绅不管是出于对朝廷新政的不满,又或者是看到身边的知交故旧一个个的选择押注宁王,最终也都选择了支持宁王。

这一波下来,可以说大半个江南之地,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士绅、豪强主动跳了出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上了宁王这一艘大船。

不得不说这些豪强、士绅所蕴含的底蕴和实力当真是不可小觑,短短的时间内愣是拉起了一支近十万人的青壮大军,献上的银钱足有上千万两之多,粮草更是有上千万石,几乎可以抵得上以往大明一季税收所能够收取的粮税了。

十几万的大军聚集于南京城之下,已然是完成了对南京城的合围,而此刻志得意满的宁王更是在一众人的簇拥之下纵马立于南京城下,遥遥看着眼前的南京城,心中充满了喜悦以及憧憬。

只要攻破了眼前这一座城池,他宁王便算是彻底的站稳了根基,有着南方那么多的士绅、豪强相助,再加上有南京城在手,多了不敢说,至少一个划江而治的局面还是可以预期一下的。

本来起兵之时还多少有那么一丝担忧的宁王如今早已经将那一丝担心抛之脑后了。

他起兵之后的一切真的是太顺利了,仿佛是有着天命加身一般,无论是所过之处望风而投的地方豪强、官员、士绅,又或者是那领命前来平叛,却一日只不过行军数十里的朝廷大军。自己都已经率领大军抵达南京城下了,结果李桓所率领的平叛大军竟然还没有进入南直隶的边界,想要抵达南京城,至少还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有这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自己怕是已经彻底的占据了南京城了,到那时便是李桓率领十万大军抵达南京城,他也有十足的把握将之大败。

想到这些,宁王脸上的笑容更盛几分。

目光从前方巍峨雄伟的南京城城墙之上收回,宁王心中满是感慨,南京城真的是易守难攻,如果说城中守军死守的话,怕是他麾下那十几万大军死伤大半都未必能够将之攻下。

不过宁王倒也没想过一定要强攻南京城,目光扫过高高城墙之上那一道道身影,宁王嘴角微微一翘向着身旁一人道:“西宁伯,不知永昌伯、定阳侯他们何时举兵迎本王入京?”

宁王话音落下,就听得边上一人轻咳一声,不是王鏊又是何人。

王鏊神色淡然的瞥了四周众人一眼,看向宁王道:“王爷,此等隐秘,且等回去之后再说才好。”

宁王微微一愣,反应过来看着王鏊笑道:“王阁老却是太过小心谨慎了,孤王大军兵临城下,且不说城中守军有没有守城之心,就说那魏国公徐俌突然一病不起,无法理事,便已经注定这南京城将为本王所得。”

说着宁王环视四周一众人,其中不少都是这一路上投靠他的官员、地方豪强、士绅,正是靠着这些人的支持,他宁王才有了如今的声势。

大手一挥,宁王一脸信任的道:“孤王相信诸君皆无二心,若然孤王连诸位都无法相信的话,那么本王还能相信谁!”

听宁王这么说,四周一众人不管心中怎么想,一个个的脸上皆是露出感动之色,并且拍着胸膛向着宁王表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