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胸膛的伤疤(第2/3页)

而在不少满怀期待之色的官员的目光注视下,李桓脸上满是悲色的拜倒于地,显然是因为那些死伤的将士而悲伤。

至于说朱厚照这位天子的反应却是令一众官员更加的失望不已。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看着李桓缓缓开口道:“都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更何况沙场之上,刀枪无眼,将士死伤乃是人之常情,纵然是韩信复生、卫霍在世,怕也没人敢保证两军交锋,可以保证自家士卒没有死伤。”

说到这里,朱厚照豁然起身,居高临下看着李桓道:“更何况李卿以及王卿家调集兵马,指挥若定,一战大败鞑靼,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朱厚照这话大有给李桓、王阳明这一战的结果盖棺定论的意思。

一旦朱厚照这话传扬开来,那么其余的官员就是再怎么的想要弹劾李桓,他们也无法拿这件事情当做攻击李桓的借口。

毕竟一战死伤如此之多的将士,就算是李桓、王阳明他们取得了大胜,也一样会招来一些官员的弹劾。

可以说如果天子不给这一战的死伤定性的话,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朝中官员便将会一次弹劾李桓。

然而在天子金口玉言之下,别人纵然是要弹劾李桓,也只能另寻李桓其他的错处。

有反应够快的官员几乎是在天子话音落下的瞬间便体会到了朱厚照话语里的用意,同样也有一些官员不解朱厚照话中的意思,甚至觉得天子说的很有道理,暗暗的点头不已。

不过在边上的官员低声解释一番,意识到天子这是在主动为李桓开拓责任意图庇护李桓的时候,这些官员看向李桓的眼神登时就变了。

李桓闻言脸上露出几分感动之色,向着朱厚照道:“臣代三军将士多谢陛下。”

朱厚照看着手中李桓所呈上的战报相请,面色渐渐的露出几分郑重之色看向群臣道:“众卿家以为朕当如何封赏此番有功之将士?”

听得天子此言,一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对于封赏李桓,增强勋贵集团的力量,百官绝对是不想看到这般的局面发生。

只是就算是想要阻止,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借口来啊。

就在这会儿,兵部员外郎陈芮上前一步,正色道:“陛下,大军立下如此大功,朝廷理当封赏。”

朱厚照闻言不禁眼睛一亮,满意的看着陈芮,显然是没有想到陈芮竟然会为李桓开口说话。

只是马上朱厚照便是免得为之一变,因为陈芮接下来的话随之一转便道:“封赏之事干系重大,虽然说李大将军呈上奏报,可是我等也须得按照朝廷程序来,臣恳请陛下允准兵部、都察院联合派出官员进入军中统计军功以确保三军将士立功之将士能够得到其应有的封赏,以免军中出现贪墨军功,谎报军情之事,若如此,陛下岂不是要军心大失?”

陈芮话音落下,登时便引来四周许多官员的钦佩的目光。

陈芮这话虽然说没有直接点名道姓的说李桓有贪墨军中将士军功,谎报军情,可是谁也不是傻子,难道还听不出陈芮话里话外的意思吗?

迎着四周不少同僚那钦佩的目光,陈芮毫不畏惧的看向李桓,眼中满是慨然之色。

陈芮看着李桓,心中充满了期待,若是李桓反驳与他的话,不管如何,反正他今日扬名之举已经成功。

可以说当着这么官员的面,陈芮开口暗指李桓贪墨军中将士之功便已经是在一众官员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官位到了陈芮这种层次,在官场之中想要更进一步便愈发的艰难,若是没有朝堂众臣的青睐和提携的话,想要跨过这道门槛却是千难万难。

陈芮的目标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部侍郎乃至成为一部部堂,只是正常情况下来说,这种机会几乎没有。

为了那心中的野望,哪怕是拼着得罪李桓的风险,他也要站出来,当着朝中百官的面暗讽李桓。

就如陈芮所料一般,百官一时之间为李桓的威势所慑,所以并没有几个官员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弹劾李桓。

可是陈芮却是敢,就如陈芮所期待的那般,几乎是瞬间,陈芮便如其所愿进入到了在场诸位重臣的视线。

一些重臣看向陈芮的目光当中充斥着讶异以及欣赏之色。

一些官员则是暗暗的看向李桓,心道陈芮这般暗指李桓贪墨将士功劳,也不知李桓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会不会直接借着锦衣卫将陈芮给拿下。

然而还没有等到李桓开口,就见站在李桓身侧的徐英当即冲着陈芮冷哼一声道:“好个沽名钓誉,卖直邀名的无耻之辈,大将军率领军中将士深入大草原,临敌之时从来都是一马当先、冲杀在前,撤退在后,三军将士对大将军素来是尊崇有加,你陈芮竟然敢污蔑大将军,你就不怕军中将士饶不得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