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末将定取李桓首级献于王爷(第3/4页)

众人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

杨一清做为三边总督,这几年可是将三边打理的不差,三边将领对于杨一清这位总督可是又敬又惧。

如果说杨一清亲率大军前来平叛的话,在场众人之中,还真的没有谁敢拍着胸膛保证能够挡得住杨一清。

所以说如今闻知杨一清被鞑靼人给拖住,一众人自然是长出一口气,神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不少。

孙景文忽然又道:“杨一清需要防备鞑靼人,这对我们可谓是一个好消息,可是朝廷却派出了中军都督府大都督李桓总督军务,前来对付我等。”

“什么?中军都督府大都督李桓,莫不就是年前在西安府杀的人头滚滚的那位钦差大臣?”

大厅之中,有人立刻惊呼一声道。

孙景文微微颔首道:“正是此人。”

不少人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愕然的神色,显然是没有想到朝廷竟然会派李桓这么一号人物前来。

李桓的确是凶名在外,他在西安府那一场杀戮,名声可是传遍了三边之地,以至于身在宁夏之地的许多人都对李桓的名头有所耳闻。

郑平忽然之间哈哈大笑起来,一边大笑,一边起身向着安化王躬身一礼道:“属下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真是天佑王爷啊!”

郑平这般举动却是让不少人看的一愣,颇为不解的看着郑平,不知郑平为何会是这般的举动。

倒是孙景文看了郑平一眼,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而朱寘鐇则是满脸不解的看向郑平,带着几分诧异道:“文安先生此言何意,不知喜从何来?”

朱寘鐇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喜事啊,朝廷派遣李桓率领大军负责围剿他们,这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喜事啊。

郑平一脸的笑意道:“王爷想一想,如果说朝廷真的抽调一员久经战阵的老将率领大军前来的话,这对我们来说,岂不是一件坏事?”

朱寘鐇点头道:“文安先生所言甚是,朝廷真的抽调骁勇善战的老将前来,还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郑平点头道:“可是王爷也知道了,此番朝廷派来的竟然是李桓那么一个年不过二十,根本就没有什么统兵经验的毛头小子,这不是喜事又是什么?”

一脸煞气的周昂坐在那里闻言忍不住击掌赞道:“文安先生所言甚是啊,区区一个毛头小子,末将愿率领大军,取其项上人头,献于王爷。”

原本闻知朝廷派了兵马前来还颇有些紧张的众人一下子安心了许多。

一人下意识的道:“听说年前这位大都督可是率领了数千精锐骑兵踏平了壶里部、黑河部,只怕没那么好对付吧。”

郑平带着几分不屑道:“哈哈,真是好笑至极,踏平壶里部、黑河部那也是因为三边总督杨一清的缘故,你们还真的以为那是李桓那毛头小子的功劳啊。”

或者说是先入为主的念头,又或者是李桓的年岁真的有些难以服众,再加上杨一清在三边军中的名望,所以说郑平这话一出,立刻就得到了一众人的认同,一致认为壶里部、黑河部被覆灭,完全是杨一清的功劳,只不过这些功劳被身为钦差的李桓给夺了去罢了。

朱寘鐇脸上满是欢喜之色道:“看来真的如文安先生所言,那昏君竟然派了李桓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前来,天助我也,天助我等成就大业啊。”

“王爷由天相助,必成大业。”

众人齐齐向着朱寘鐇高呼,一时之间朱寘鐇整个人飘飘然。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就见一名传令使气喘吁吁而来。

“宁州急报,宁州急报。”

厅中一众人闻言顿时面色一变向着那信使看了过去。

信使拜倒于地,双手举着一封加急信函气喘吁吁道:“王爷,宁州急报。”

一名侍者连忙上前将那信函接过,然后匆匆呈给几乎站起身来一脸担忧之色的宁王朱寘鐇。

宁州可是庆阳府的边界,也是叛军所掌握的几处州城之一,如果宁州有失的话,那么朝廷大军便可进入庆阳府,直接威胁到安化城。

可以说宁州就是安化城南方的门户重地,守住了宁州,那么至少朝廷大军便无法自南方杀入庆阳府。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寘鐇对于宁州的安危才会这么的关心。

打开信函,朱寘鐇一目十行扫过,登时面色一变,惊呼一声道:“怎么可能,朝廷的兵马为何会如此之快。”

说着朱寘鐇将那信函递给了孙景文,孙景文看过之后又传给了郑平、周昂等人。

很快在场不少人便得知晓了那信函的内容。

就在昨天,朝廷所派遣的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李桓竟然率领上万骑兵出现在了宁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