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朱厚照的骚操作(第3/4页)

毕竟到时候史书上不单单是要记载天子朱厚照当政期间,宗室叛乱,就是他这位首辅也一样会留下一个恶名。

李桓深吸了一口气,神色郑重的道:“诸位,我只是在想,朱寘鐇谋逆的背后,有没有其他的助力?”

众人闻言一愣,刘宇下意识的道:“李太傅你的意思是说,有人在背后支持朱寘鐇造反?”

在场众人皆是面色微微一变。

就是坐在那里的朱厚照也是面色变得难看起来。

这要是真的有官员牵扯到其中的话,那意义可就大大不同了。

毕竟先前只是宗室勾结地方受到迫害的边军谋逆而已,性质还算不得太过严重,可是如果真的如李桓所言的那般,朱寘鐇谋逆的背后是有人或者说有一股力量支持的话,那性质可就恶劣的多了。

尤其是身为天子的朱厚照,似乎是想到了去年自己差点丧命的事,眼眸之中不禁闪过一道厉色。

“李卿,你说,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支持朱寘鐇谋逆?”

只看朱厚照身子紧绷,微微前倾,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就知道这会儿朱厚照的心情。

李桓见状轻咳一声,微微摇了摇头道:“陛下却是有些误会臣的意思了,臣所担心的是安化王有没有勾结鞑靼人。”

李桓此话一出,李东阳、杨廷和、王阳明、张仑、朱辅等人皆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方才他们可是被吓得不轻。

前些日子李桓亲自坐镇监斩,可是杀的人头滚滚,那一日仿佛半个京师都弥漫着一股血腥气。

这才过去多久啊,结果李桓竟然怀疑有人或者说有一股势力在背后支持安化王谋逆,天子要是真的信了的话,鬼知道会掀起什么样的狂澜啊。

恐怕到时候就是他们这些人都要惶惶不可终日了。

不过现在李桓提及鞑靼人,众人这才算是稍稍放心一些,同时也都是神色为之凛然。

他们先前的确是只想着安化王朱寘鐇一人了,却是忽略了安化王有没有人相助的事情。

就算是朝堂之上或者说地方上没有人相助安化王,但是不要忘了,安化王所处之地乃是宁夏边镇之地。

而宁夏边镇又毗邻草原,要说安化王勾结鞑靼人的话,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甚至说这种可能性还非常之大。

他们可没有忘记年前李桓才带领大军扫荡了鞑靼人两个部落,也就是因为天气的缘故,寒冬时节,鞑靼人无法出动大军,可是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天气转暖,鞑靼人的报复随时都有可能会到来。

那么鞑靼人同安化王相互勾结,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朱厚照紧绷的身子微微放松了一些,但是神色依然凝重,至少比之先前要郑重许多,看着李桓道:“李卿所虑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单单一个安化王的确是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可是如果再加上鞑靼人的话,那可就麻烦大了。

鞑靼乃是大明的劲敌,这点自土木堡一役之后,大明历代帝王都不敢小觑了草原上的异族。

“李卿,你说鞑靼人真的同安化王相勾结了吗?”

被天子给盯着,李桓苦笑摇了摇头道:“回陛下,臣也不知啊,臣不过是照着最坏的可能去假设,至于安化王是不是同鞑靼人相勾结,恐怕也只有安化王还有那些叛军高层知晓了。”

说着李桓神色一正,带着几分郑重之色道:“但是不管如如何,我们却是不得不防备这一点,若是安化王没有勾结鞑靼人倒也罢了,万一对方真的勾结鞑靼人,那么边镇之地怕是真的有大麻烦了。”

不用李桓说,在场众人也都意识到这点。

如果说没有李桓提及鞑靼人的威胁的话,按照李东阳所提应对之策,命三边总督杨一清调集三边精兵平定朱寘鐇叛乱。

那样一来,三边精兵被调走平定朱寘鐇叛乱,那么边镇之地的防御力量势必会大为空虚。

而这个时候,鞑靼人一旦大举入寇,恐怕到时候三边之地的防御将会一触即破,鞑靼人的大军必将如洪流一般越过长城南下。

王阳明面色凝重的道:“三边精兵不可轻动,否则一旦鞑靼人趁机入寇,悔之晚矣!”

李东阳皱眉道:“可是安化王叛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否则的话,一旦无法平定,大明必将为之动荡。”

李东阳话语之中所隐藏的意思众人如何不清楚,如今还只是一个安化王跳出来造反,如果说朝廷连一个安化王都平定不了的话,鬼知道那些地方上的宗室之中,还有没有野心勃勃之辈趁机跳出来啊。

毕竟大明可是有文宗皇帝成功靖难的先例在呢,既然当年文宗皇帝能够成功靖难,那么难保宗室之中就没有人想要效仿文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