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先招十万大军(第3/5页)

就见李桓坐在那里,一只手轻轻的叩击着桌案,忽然之间道:“传关征来见我。”

没有多久,就见一身甲胄在身的关征大步而来,行至近前,直接向着李桓拜倒道:“末将振威营指挥使关征,拜见大都督。”

李桓看了关征一眼,微微点了点头道:“关指挥使起身吧。”

哗啦一身,甲胄发出响声,身形魁梧的关征站起身来,恭敬的看着李桓道:“不知大都督召末将前来,有何吩咐?”

李桓看着关征道:“关征,你即刻带人前往城外的流民之中,去给本官竖起招兵的大旗来,给我招募士卒,任何通过筛选之人,一旦加入军中,本官便赏赐其十亩良田,十两白银,五石粮食以做安家费用。”

李桓这话落下,关征等人不禁露出惊愕之色,几乎是本能的,关征道:“大都督,这条件是不是太好了些啊。”

怪不得关征会是这般的反应,其他不提,单单是十亩良田便足够让人打掉头争着参军了,更何况还有银子、粮食。

城外的那些流民为了活下去,但凡是给他们一口饭吃,流民之中的青壮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加入军中。

所以说李桓给出这么优厚的条件,绝对是超出了关征等人的意料。

李桓摇了摇头道:“既然条件这么优厚,那么筛选的条件自然也非常的严格。”

关征精神一振,看着李桓。

李桓缓缓道:“记住,招募之人务必要出自良家,家有父母、兄弟者择优选拔,务必要挑选品性敦厚之人。”

关征闻言不禁眼睛一亮,他又不是傻子,自然清楚,如果说真的按照李桓所说的要求去挑选兵员的话,那么最后所选出来的兵员绝对是最优秀的。

不过很快关征便带着几分担忧道:“大人,挑选这种兵员倒是不难,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大人还给出这么好的条件,到时候流民之中随随便便就能够挑选出上万人出来,只是那些偷奸耍滑,地痞流氓之类,又该如何处置?”

李桓赏赐给这些兵卒的亲眷以良田、金银、粮食之物,必然会引得流民之中许多地痞窥视,那些普通百姓之家可是不敢招惹那些地痞流氓的。

李桓淡淡道:“此事简单,招兵的消息一旦发出,那么好的条件,那些地痞流氓必然最先应招,到时候关指挥使你便将这些人独立一营,以军法约束,不尊号令着,杀了便是。也省的他们这些人散落民间,祸害百姓。”

关征眼中流露出几分兴奋之色,当即冲着李桓躬身一礼道:“末将领命,这就去办。”

不过转身之际,关征犹豫了一下看着李桓道:“大人,不知招兵数量可有限额?”

李桓微微一笑道:“西安府一地,许你两万名额。”

看着关征兴奋的离去,李桓嘴角露出几分笑意。

陕地自古出强兵,其他不说,强秦,盛唐,皆是以陕地为根基,继而征伐一统天下。

按照李桓心中的规划,李桓准备在陕地招募十万青壮,毕竟京营满员的话,足足有二十五万左右的大军,然而如今京营一番裁汰下来,竟然只有四万余精锐,缺口足足有二十万之多。

如今陕地大灾,李桓若是真的如愿招募十万青壮的话,那么按照他给出的优厚条件,到时候足可以惠及十万户,数十万灾民。

至于说他许下的条件,无论是粮食还是田亩又或者是金银,说实话,李桓一分银子没带离京,如今托这些陕地官员的福,所需的一切全都齐备。

十万青壮需要百万亩良田,安家的金银百万两、粮食五十万石,可是李桓单单是在西安府便抄没出良田近二百万亩,金银五百多万两,粮食更是二百万多石之多。

别说是招募十万青壮了,便是再翻上一倍,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天色昏暗,夜幕降临

连绵的山峦之间,一座绵延数千里的长城便坐落在山川之间,将草原上的胡人阻隔在外,形成一道道关卡,做为中原之屏障。

三郎口是榆林镇下辖的诸多关卡之一。

这些关卡因为其大小以及重要性,九边重镇都会分派士卒把守,哪怕是不能够起到阻拦鞑靼入寇的作用,至少也能够起到示警的作用。

一旦篝火燃起,必然会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四方,让九边重镇做出反应。

而三郎口平日里驻守的士卒便是一个百户,上百人。

这数量已经是不少了,因为三郎口是一处极为重要的关卡,可以容纳大量的兵马穿行而过。

一个百户驻守在这里,除非是被突袭,否则的话,靠着关卡,未必不能够将来袭的鞑靼人阻拦在外,坚持到援军到来。

这一日,百户官汤平招呼一众手下聚集在关口之中,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几坛老酒此刻已经被打开,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