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要银子可以,拿陛下的圣旨来!(第3/7页)

眼看着一众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杨廷和轻咳一声道:“诸位,老夫也向陛下痛陈厉害关系,言及若是朝廷再拿不出银钱修缮黄淮河道、救济陕西灾民的话,只怕会危机大明江山社稷。”

众人从先前流传出来的消息当中已经大致知晓了这点,这会儿再听杨廷和这么说,许多人皆是向着杨廷和露出钦佩的目光。

“杨阁老心怀社稷,若是此番果真能够将银钱充入国库,修缮河道、救济灾民的话,天下万民必然感念阁老之恩。”

捋着胡须,杨廷和脸上露出忧国忧民的神色叹气道:“百姓感念与否,老夫并没有想过,老夫只想着能够为百姓,为大明多做一些事情,只要一想到陕西的灾民尚且受冻挨饿,黄淮地区的百姓随时都承受着大河泛滥决堤的风险,老夫这心便难以安宁,日夜难以入眠……”

听了杨廷和的一番话,一众官员更是面露敬佩之色。

一旁的陈仓看着杨廷和不禁面色微微一变,杨廷和这可是阳谋啊,谁都能够看得出这点,一时之间,陈仓不禁为李桓担心起来。

对上杨廷和这赤果果的杨某招数,李桓又该如何应对才能保住那些银钱呢?

包清大叫道:“如此为国为民之举,陛下又怎么能够拒绝,若是陛下不答应将银钱充入国库,我等便去求见陛下。”

“对,我等当去求见陛下,为万民请命。”

“算我一个,如此名留青史之机,又怎么能够少得了老夫。”

一时之间一众官员皆是一脸兴奋之色。

这等机会可是千载难寻啊,甚至一些官员心中更是巴不得天子不答应,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去叩宫,去求天子。

天子越是不答应,越是能够衬托天子的昏庸无道,反过来他们就是大明大大的忠贞之臣,未来的史书之上,必然会留下他们的一笔。

畅想着这些,一些官员恨不得马上就前去叩宫求见天子。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杨廷和轻咳一声道:“诸位,陛下虽然说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拒绝。”

众人闻言不由一愣,显然是不大明白杨廷和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件事情,要么答应,要么拒绝,他们怎么搞不懂杨廷和的意思了啊。

杨廷和笑着解释道:“陛下说了,此事需要本官前去同李桓商议,须得李桓答应了才好。”

有人闻言不禁大怒咆哮道:“荒谬,简直荒谬,到底陛下是天子,还是他李桓是天子,这等事情,陛下一眼可决,凭什么去询问他李桓。”

“对,对,这等事情又岂是李桓所能够决定的,他又算什么。”

包清也是道:“他李桓又不是户部尚书,又如何有权决定那些银钱的去留,陛下此举大为不妥。”

陈仓听了却是眉头一挑,他又不是傻子,只听杨廷和那话就大概猜到了天子的为难心理。

答应吧,又不舍得那么多的银钱落入国库之中,可是如果不答应吧,到时候必然会被人抓住这个机会,将他还有李桓这么一对君臣抹黑成不顾百姓生死的昏君奸臣。

天子显然是没什么办法了,否则的话,也不会将这么一个难题丢给李桓。

陈仓不禁暗暗的苦笑,虽然说天子没能替李桓扛下这一难题,但是能够做到这般程度已经是天子的极限了。

所以说到底如何应对这个问题,陈仓也只能寄希望李桓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一难题了。

杨廷和看着一众人那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捋着胡须轻笑道:“陛下没有明着表示反对,那便代表着陛下已经同意了啊,之所以让老夫去同李桓商议,不过是陛下自己给自己寻的一个台阶罢了。”

许多人闻言不由的眼睛一亮,甚至有人击掌赞叹道:“对啊,我就没有想到这点。”

包清捋着胡须轻笑道:“陛下到底是少年心性,终归是要面子的不是吗?”

“哈哈哈!”

一时之间,这里充斥着一股欢快的气氛。

但是陈仓却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如此背后议论天子,若是有人参这些人一本的话,那就是大不敬之罪啊。

况且这般的举动,又岂是人臣所为。

说话之间,有人突然之间开口道:“杨阁老,咱们得到消息,锦衣卫前去铅山县抄没费宏一家的人已经押着抄没来的银钱回来了,至多明日便会入京。”

听得这话,在场一众人顿时面露惊喜之色。

一道道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杨廷和。

杨廷和嘴角露出几分笑意道:“既然如此,那么明日便由包侍郎带上户部一些吏员前去同锦衣卫的人进行交接,让锦衣卫将押送回来的银钱解往国库。”

此刻一众人皆是充满了信心,有杨廷和为他们营造下这么有利的局面,又有大义在手,他们还真的不担心拿不到这些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