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清平时日

◎“唉哟,当上相爷后不一样了,毒舌了啊。”◎

于是京城里的不少官宦世家把卫家的下一代, 卫啸、卫泱、卫昂和卫七七都给惦记上了,他们细数族中嫡出的小儿女, 百般斟酌衡量, 挑选出样貌和性情都好的,让家中的夫人邀请卫家女眷出门一道游玩,试探卫家的口风。

他们是这样打算的,卫家的三位儿媳妇, 曾嘉玉、关红芹和姚溪她们个个出身大户人家, 眼光嘛肯定是高的, 而卫景明的媳妇儿韩素衣则出身小门小户之家, 说不定心气要平常些, 且卫啸是长孙,给他说亲显得没那么刻意攀附, 哪怕卫家看不上自家女儿,不过当拉家常随口开个小儿女的玩笑罢了, 双方谁都不会难堪。

韩素衣不在京城, 被官宦之家的女眷们攻略的是孟氏, 反正她娘家也没啥门第, 想来更容易动心。

孟氏这个月来收到了五六张请帖,一看落款全是有头有脸的诰命夫人, 不是邀请她去寺院上香,就是请她去游玩……

孟氏看着一张张请帖,苦了脸。

推了吧,显得她瞧不起人,去吧, 又不知道能和贵夫人们说些什么, 真作难。

犹豫再三, 孟氏还是觉得为了儿子们好,她应该迁就一下,随和些,多和京城世家的女眷们打打交道。

第一次应邀去京中的白塔寺上香回来,夜里孟氏躺在床上跟卫长海犯嘀咕:“陈家夫人带了个小孙女一块儿去上香,那个白净乖巧呀,到底是大户人家的女娃儿。”

卫长海哼哼:“你眼气了?”

自家不有俩丫头吗,谁能比得上他孙女好。

孟氏说道:“我想我大孙女不行啊,”说完踢了他一脚:“你往边上挪挪,大热天儿的,别挤我。”

卫长海咬牙:“……”

他在心中抱怨:这婆娘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了,他不就说了一句话,怎么又把她给惹生气了呢。

“陈夫人问我卫啸属什么的,”孟氏又说道:“我说了,她说和她小孙女很合得来。”

卫长海:“这有什么?你们女人家不就是见了面东拉西扯的,找上什么话题说什么呗。”

孟氏翻了个白眼:“我总觉得她在打啸哥儿的主意。”

“你可拉倒吧,”卫长海轻哼了声:“人家陈家在京城也是数得上的世家,能看上咱家那小子?”

就卫啸那样的,在他看来除了脸白没啥好的,他都担忧这小子将来讨不上媳妇儿。

要是能娶上陈家的闺女,他得给祖宗烧高香。

说完,不等孟氏在踢他,自己翻身下床,识趣地离这婆娘远点儿:“嗳,你喝水不喝?”

孟氏还在想白天的事情:“我总觉得陈夫人话里有话。”

卫长海:“那你就该问问她,把话给挑明白了,要是能给啸儿讨个媳妇儿,老大两口子不知省多少心呢。”

孟氏一骨碌坐起来:“啸儿才几岁,你不想着他日后跟他爹一样当将军,光想着讨媳妇儿的事,瞧你那点儿出息。”

“他不喜欢习武,”卫长海像听了天大的玩笑一样:“换成卫泱还有点儿谱。”

卫啸啊,这孩子好静,跟着卫景平念念书还行。

卫泱这小子,现在能耍动剑了,学招式有模有样一点就透,天生习武的料子。

老两口说着话儿,很快就睡了。

后来又有别家的女眷们相邀,但凡提到家中小女儿的,她都要套一套话儿,嘿,果然,对方还真有要给卫啸说媒的意思,把孟氏吓得赶紧跟卫景平说了:“平哥儿,你看这怎么办?”

卫景平笑道:“阿娘看见中意的孙儿媳妇了吗?”他半真不假地又补了句:“看上了订个娃娃亲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孟氏伸出手点了点他的额头:“你呀越来越没个正经了。”

卫景平呵呵笑着。

孟氏说道:“等给啸哥儿开了头把亲事早早订下,就轮到给七七说婆家了。”

早早订下亲事,一到及笄的年纪婆家就催着出嫁,看你舍不舍得。

卫景平惊得呛了一口茶水:“阿娘,不行不行,啸哥儿还小呢,我开玩笑的您可别当真啊。”

孟氏摇摇头:“……”

她就知道这小子一天天的没个正形。

……

亨庆十年的九月,又是一年科举秋闱之际,卫景平被云骁帝点为副考官,让他和几名官员一道辅助太子太傅裴颂坐镇京城的乡试,阅尽京畿士子的文章,从中选出贤才来,为国所用。

当考官主持科举,这才是一个官员能在士子中积累起名望的最佳途径因为通过主持科举,会收获一票门生。

所谓门生故旧,说的是学生和同窗、同年,这些人是除了家人之外,往后命运和利益联系最紧密的了,说是根基也不为过。

同僚们纷纷恭贺卫景平。

没想到卫景平却跟云骁帝请辞乡试副主考一职,他说道:“臣自从入仕之后汲汲营营,再无心做文章,只怕耽误了京城的读书人,臣请陛下另选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