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抽筋扒皮(第2/3页)

这个曹谨行!

这个曹谨行!

他必须得死,必须得死!!

严世蕃深深吸了口气,看向严绍庭,眼睛一瞪:“还杵在那儿干什么!还不侍候你爷爷更衣!”

严绍庭赶紧丢了筷子扑过去,帮严嵩穿朝服。

严世蕃朝门外大吼:“准备车轿,入宫!”

……

玉熙宫,谨身精舍。

嘉靖身穿道袍斜倚着坐在那方八卦台上,手里正翻看着一封奏疏,看完一页扔一页。

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下方恭恭敬敬跪着三位大佬,大内总管吕符、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以及北镇抚司镇抚使刘振远。

这三位一个是司礼监掌印,有资格看所有人的奏疏,另外两个是曹谨行顶头上司,同样有资格看他的奏疏,显然都是知情的,他们能预感到嘉靖看完之后会是何等的恼怒。果不其然,最后一页看完,嘉靖脸色阴沉如水。

“好啊……”

嘉靖冷笑道:“胆大包天,通敌卖国!给朕叫严嵩来!!!”

最后一句,近乎嘶吼,声若龙吟虎啸。

大殿之外,天地之间,霎时惊雷阵阵,狂风怒号,滂沱暴雨瓢泼而下!

殿内的三位大佬赶紧伏低身子。

就在这时,嘉靖眉头一动,生生压下怒火,冷笑道:“来的倒快。让他带着东西滚进来!”

殿外当值的小太监不明所以,却见宫门外另一个太监冒着大雨急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口称:严阁老求见。

当值太监立时明白了,直接通传,不多时就见严嵩颤颤巍巍,慢慢从宫门外走了进来,身后还有几个提刑司太监抬着八口大箱子。

大雨倾盆,一丝不苟地浇在他们的头上,雨滴汇成水流,顺着严嵩的须发流下去。

已经七十多岁的严嵩恍若不觉,冒着暴雨,一步步往玉熙宫走。

往日早该有太监打伞,但方才嘉靖的那声怒吼,让所有太监都知道,今天不是拍马屁的时候,搞不好要掉脑袋,所以只是冷眼看着……

“臣严嵩恭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阁首辅本有资格进精舍,但今天严嵩甚至没敢上大殿台阶,就在殿门之外,提起朝服恭恭敬敬跪了下去,山呼万岁,语气至真至诚。

说完之后,他取下头顶乌纱帽,轻轻放到了身旁。

这是请罪。

精舍里,嘉靖眉头微皱,明知他是故意摆出如此姿态,还是忍不住心软了。

十多年了,严嵩固然大奸大恶,但对嘉靖本人还是忠的,很多事都是替嘉靖受过,这次瞒着他跟倭寇换取《不老药》丹方,其实也是知道这东西嘉靖不缺,这才起了私心,而且有很大可能还是严世蕃瞒着他干的,等知道的时候已经下不来台,裹挟着他不得不帮着隐瞒……

“臣严嵩,有罪。”

大雨之中。

严嵩恭恭敬敬磕了下去。

以嘉靖的智慧,他如果不问,那就没必要多说,说了也没用——他如果想让你活,自然会给你台阶下,不想让你活,再狡辩也只是平添恶感、加大罪行。

大殿内外,一片死寂。

严嵩跪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早已帽袍皆湿,头昏眼花,突然听到一声天籁:“进来。”

严嵩提起的心终于稍稍放下,这至少意味着不会抄家灭族了。

“臣,谢圣上隆恩……”

严嵩颤颤巍巍想站起来,脚下一软,就要跌倒,吕符闪到他身边,一只手搀起了他。

大雨也在此时停歇,天边挂起彩虹。

“严阁老慢点。”

吕符还像往日一样挂着淡淡的、和蔼的笑,但严嵩知道,这份笑里的真情实意已经减少大半了。

这件丑事,势必伤筋动骨,严嵩已经有预料,可是事到临头,还是不禁心头苦涩。

十几年的如履薄冰啊,一朝葬送……

吕符将严嵩扶进谨身精舍,十六位提刑司太监抬着八口大箱子进来,轻轻放下,又慢慢退了出去。

纱幔之后,嘉靖端坐在八卦台的蒲团上,闭着眼睛。

三位大佬分列两侧。

严嵩恭恭敬敬地跪下了。

“臣严嵩,有罪。”

还是一摸一样的说辞。

嘉靖眼也不睁道:“何罪。”

这就是台阶。

严嵩赶紧把早就想好的说辞说了出来,同时奉上清单:“严世蕃麾下中书舍人罗龙文,密谋与倭寇勾结,假借严世蕃印绶命令浙江官员私放倭寇过境,烧杀抢掠,罪在不赦,现已正法!浙江所有伙同之人皆在此列。罗龙文犯下此等大罪,臣等有失察之过,自请辞去内阁首辅之职,也请圣上革去严世蕃工部尚书职,以正法典……”

他送上名单,名单之上是所有参与私放倭寇的官员,也是他们严家最信任的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