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豆腐两吃

杜家今天可谓是闹了个天翻地覆。

田氏回来之后杜功章也回来了,不知怎么的,两人就忽然在房里吵开了。

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摔盘子摔碗,最后杜功章气的夺门而出,留田氏一个人在屋里又哭又闹。

街坊四邻都探头出来看热闹,杜功章是读书人,很少红脸,也不知道今个儿是咋的了。

芮娘更是担心极了。

她方才就想进屋去劝,却又不敢,这会儿杜功章走后,芮娘便连忙走到田氏身边,顺便将大门也关上了。

“舅母……”

听到外甥女的声音,田氏慢慢擦了擦泪:“芮娘啊……”

田氏方才坐在地上,宋芮娘将她扶了起来,“舅母,地上凉。”

田氏坐回了桌前,芮娘又转身去端了一盆水进来,将帕子拧湿,递给了她。

田氏接过来擦了擦泪,人也稍稍冷静了一些。

“让你看笑话了。”田氏叹气道。

宋芮娘摇了摇头:“都是一家人,您和舅舅这是……”

田氏擦完了泪,将帕子放在桌上:“说到底,这事舅母还没和你商量,芮娘啊,今天鲁家那老太太去打探你了,大抵是知道了你之前的事儿,我就回来找你舅舅商量,可你舅舅倒好,直接劈头盖脸的把我骂了一顿。说他今天也去打探了,说鲁家是个麻缠人家,怪我想和他们家攀亲戚才有了这些麻烦事,你说说,舅母是想和鲁家攀亲戚吗?”

宋芮娘一愣,半晌才听懂了田氏的话。

“不是……”她显然也有些慌张:“舅母是为了我好……”

田氏看了她一眼,拉过了她的手:“你能懂舅母就好了……咱们做女人的,这辈子不就是为了嫁一个好人家吗?那鲁家在外头,是有些风言风语,但你王家婶子都解释过了,况且鲁家也是白手起家从穷苦人家过来的,你以后就明白了,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嫁人呢,还得嫁个有家底的。”

芮娘低着头没说话,田氏继续道:“芮娘啊,要怪,就怪你那个狠心的爹,你这么美,要是没有那事,舅母还能再给你张罗一个更好的人家。不过啊,话又说回来了,再好的男人,那都有毛病,就拿你舅舅说,我嫁过来这么久了……有时候还得靠着我那点儿嫁妆添补,哎……不说了不说了。”

宋芮娘心里堵得慌。

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垂着眸乖巧的坐在一边,她嘴笨,安慰人的话实在是不会说,只好道:“舅母,家里要是实在很缺钱,我还会一点儿绣活的,我之前听说京都有些绣铺生意还不错,或者出去摆摆摊,好歹也能赚些钱……”

“再不行,我做点心也还不错,拿一点儿出去卖,多少也能添补一些……”

田氏摆了摆手。

“你一个姑娘家,还没嫁出去,现在抛头露面的,不合适。”

芮娘还想说什么,但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

田氏又擦了把泪:“现在鲁家人知道了,你怎么想这事?”

芮娘垂下眼睫:“我不知道……”

田氏便道:“那你听舅母的话不?其实只要鲁越认准了你,这事他老娘不点头也不存在,咱们,要为自己拼一把,明白了吗?”

宋芮娘呆呆的看着田氏,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田氏又问了一遍,芮娘傻乎乎的点了点头。

-

王氏是快下午来给田氏回话的,两人将大门一关,在房里叽叽咕咕的说了半天。

芮娘在厨房准备晚饭。

马上就是腊月了,冬日里的菜少得可怜,但今天早上杜功章却割了一块儿新鲜的豆腐回来。

这是难得的东西。

芮娘小心翼翼的把豆腐分成两半,一半可以炖汤

,另一半,就用来煎着吃。

要煎的那一半切成薄厚均匀的厚片,锅里涂上薄薄的一层油,油是最贵的食材,芮娘每次都省着用,油少,对火候的要求就更精准,否则就容易糊。

芮娘很细心,一碗豆腐煎的两面金黄,没有一点儿焦味。

煎过的豆腐可以直接下锅炒,豆瓣和酱是夏天早早就腌制好的,配上蒜苗和泡发的木耳爆香翻炒,锅里滋出香味,豆腐出锅的时候还保持着原本的形态,冒着热气,带着豆瓣的香辣,家常豆腐,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菜色。

剩下一半,芮娘切成了小方块,今天的主食是红薯饭,有些干,需要配汤,白菜小葱豆腐汤,做起来简单又快,嫩白色的豆腐在锅里翻滚,虽然滋味淡,却能暖身,出锅前撒上一把嫩绿的小葱花,芮娘擦了擦手,朝院里喊了句“开饭了”。

杜功章也在这时候回了家,王氏出来的时候正好和他打了个照面,王氏尴尬的笑了笑,杜功章没理。

一家三口,晚膳都有些尴尬。

好在,饭菜的滋味实在太好,让人暂时忘记了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