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4页)

他望着眼前的女子,忽然明白了那个孩子为什么会说她是意外。

“难怪你敢痴缠男子,原来心性与旁人不同。但你可知你再是高看自己,在世人眼中你依然低微如尘埃,怎敢妄想高攀温郡王。”

“我知自己低微,也知温郡王高贵。世间芸芸众生,有人生而富贵,有人生来低贱。但无论高低还是贵贱,皆处于一方天地间。蝼蚁也好,树木也罢,所见星月并无不同。我仰慕温郡王,恰如蝼蚁仰望星月,唯心之所向,绝无亵渎之意。”

那仆从眯了眯眼,眼神越发诡怪。

这样的女子,确实与众不同。

“好一个唯心之所向,绝无亵渎之意!你既不愿为妾,难道还想嫁进公主府不成?”

“我不愿为妾,并不意味着我执意为妻。人生在世,得一心悦之人何其难得,我愿守着这份欢喜直到终老,有何不可?”

不为妾,也不嫁。

何其相似。

良久,他说。

“你走吧。”

叶娉闻言,真的转身就走。

她一走,那位赵大人赶紧上前,弯腰躬身。

“陛下。”

那仆从摆手,“回宫。”

他们从茶楼后门出去,上了一辆并不走眼的马车。马车慢慢汇入街巷,不多时便泯然热闹之中。

许久许久,叶娉从茶楼的墙角现身。

她猜对了。

但结果会如何,她并不知道。

一切在于天意。

是天意,等待即可。

翌日温如沁上门,非要塞给她一匣子银票让她去打点。她既感动又有些哭笑不得,好说歹说才将东西塞回去。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叶廉和叶正兄弟俩正常去学堂外,叶家几乎是关门闭户。哪怕是忠婶等人出门采买,也是来去匆匆不与人交谈。

纵是如此,叶忠还是日日在外打探消息。

所幸三日过去,虽无更多的消息传出,但也没有坏消息传出来。这个案子仿佛被搁置在那,既没定案也没审理。

叶娉知道,这是因为宫里的那位陛下在衡量。是就此灭亡,还是死地而生,他们叶家的命运全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第四日,叶家来了一位稀客。

温夫人王诚君。

叶氏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地接待了她。

她自来贤名在外,又是国公府的主母,最重要的是这些年一直和叶家有走动,若不然以前的叶娉也不可能成为温如玉的跟班。

叶氏在王家伏低做小长大,从未感受过父母之爱和姐妹兄弟之情。她对王家所有人都没有亲情之感,唯独对这位堂姐心存感恩,只因对方不曾为难过她,甚至还为她说过几次好话。后来她嫁入叶家,对方也不嫌她嫁得低微,还愿意和她往来,所以她对这个堂姐很是尊敬。

二人虽说是堂姐妹,但相处时宛如主子和下仆。

温夫人礼数周全,一应上门礼任是谁也挑不出不是。她待人自来和气,说话有条有理慢声细气。

上了茶,摆上了点心,叶氏小心翼翼地招待着这位堂姐。

温夫人端起茶杯,象征性地沾了一下,道:“妹夫出了这样的事,你也不去找我。先前的那些事我事先都不知道,若我知道必是不同意他们那么做。”

一句话,引得叶氏红了眼眶。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难。叶家出了这样的事,堂姐还愿意上门,可见真是一个心善之人。

她已与王家断了亲,哪里还有脸去国公府找堂姐。

“大姐,那些事我…实在是迫不得已。”

“我知道,我听说之后也极为气愤。三婶的性子这些年渐左,我母亲劝过几回也不见效,委实让人着急。”

叶氏更是动容,泪水再也忍不住。

温夫人见状,又是宽心又是安慰,趁机说出自己的来意。

“原本我也不想来讨这个嫌,但左右一思量,觉得此事对你们叶家而言却是大有益处。妹夫现在还在刑司大牢,我听国公爷说,人证物证齐全,就连陛下都很是震怒。”

又是国公爷说的,又是陛下都很震怒。

叶氏以前不过一个不受宠的庶女,嫁人之后更是连权贵人家的边都够不着,她哪里经得住这样的吓唬,当下心头大乱六神无主。

“大姐…我该怎么办?”

“都是当娘的人,我岂能不知你的苦衷。正是因为知道你日子艰难,我才跑的这一趟。说句不中听的话,若不是真心为你,我根本不会管这样的闲事。”

“我知道…我知道大姐是为我好,可是…我与王家已经断了亲,他们必是恨极了我…”

“你与三婶之间的恩怨,我们都知道。你放心,此事也是三婶点了头的,她知道事情的轻重。你是王家女,自古以来哪有出嫁女和娘家断亲的道理。趁着这次,你和娘家修复关系,妹夫的事也有人帮你们操心,岂不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