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3页)

萱草讶然了,“看他们这样子,官吏地保都拦不住,你能有什么办法?”

“总要试试看才知道。”顾春和缓缓吸了口气,“想个法子让他们安静一些,我有话说。”

“好办。”萱草随手抄起道旁的大石头,咚一声砸在石阶上,地面颤抖,碎石四散,当即吓得那些人个个噤若寒蝉。

顾春和上前几步,“王爷炸堤,这种谣言也能信?实话告诉你们,王爷方才还让我去滦州城帮忙,若他要炸堤,怎么会让我去呢?”

便有人狐疑地打量她,“你又是谁?”

顾春和脸色不由一红,冲萱草微微抬了抬下巴。

萱草立刻会意,大声说道:“她是摄政王没过门的王妃!你们去打听打听,谁不知道王爷把未婚妻看得眼珠子似的,王爷舍得谁死,也舍不得顾娘子少一根头发丝。”

说罢,把王府的令牌一亮,“看清楚喽,莫说我没有提醒你们,恶意散布谣言,是要问罪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别堵人庙门口生事。”

人们小声议论着,但没有人愿意挪动脚步。

顾春和缓缓走下石阶,人们不由自主向两旁分开,他们望过来的眼神,充满戒备、怀疑、审视,还有一点点的艳羡。

纷纷杂杂的目光落在身上,任凭谁也不会好受。

看着一张张形色各异的面孔,顾春和心中的酸涩越来越重,声音也有了浓重的鼻音。

“诸位乡亲,自打王爷来到这里,赈济的粮食可曾少发一粒?可曾强迫你们劳役?他带着边防军,日夜不停开渠泄洪,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为的就是保住你们所有人的命!这样的王爷,怎么会暗地里炸堤泄洪?”

顾春和深深叹息一声,“大家不愿意回家,我也不能勉强你们。现在我就下山,去滦州县城,请大家睁大眼睛好好看着,王爷到底会不会炸堤。”

说罢,她带着萱草和王府的侍卫,头也不回踏上下山的路。

见她如此坚决,便有人动摇了,“要不……咱们也回去?走得太急了,家里好多东西都没收拾,门锁好没锁好的,要是让人顺走两件,可亏大发了。”

旁边的人点头附和,“跟着她,既然是王妃,那她呆的地方肯定最安全。”

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乎,等顾春和回到镇子时,身后已经遥遥跟着一群人了。

时间已过酉时,滦州城方向没有任何异常。

顾春和轻轻吁口气,提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她直接找到镇上主事的通判,还不错,这人没挪窝。

简单把事情说了一遍,顾春和请他出去安抚下百姓,“街面上人心惶惶的,到处都是拖家带口逃难的人,太容易出乱子了。”

通判不认得她,但一眼认出了她戴着的手链——因这条手链,石员外几乎掏空了家底儿,才算平息了摄政王的怒火。

再看萱草手中的王府令牌,还有旁边站着的护卫,一个个充满剽悍之气,和摄政王的亲兵明显是一个路子!

将来这位就算不是六宫之主,也是圣眷优渥的宠妃!

通判是个人精,立马带着手下的官吏,毕恭毕敬跟着顾春和来到衙门口。

顾春和对跟过来的老百姓说:“大伙瞧瞧,办差的一个都没有跑,你们还不信?我看啊,你们就是瞎折腾,不要听风就是雨的,快回家去吧。”

那些人看了,先前的担心疑虑已是去了大半,是啊,当官的都不跑,说明肯定没问题啊!

通判腆着脸微笑,心道炸堤流言传得满天飞,我们也想跑啊,可王爷不动,哪个敢动?

却见顾春和命人送上纸笔,言语温和说道:“你们几个不为谣言所动,实乃尽忠职守的好官,等我见了王爷,一定会把你们的事迹告诉他。

枕边风的厉害谁不知道?

他们顿时兴奋得满脸通红,互相交换下热烈的目光,争先恐后地报出自家名号,有心急的,不等书吏动笔,自己就先拿笔写上了。

顾春和仔细收好名单,因笑道:“镇上有些很不好的流言……”

“姑娘放心,下官定会查个水落石出!”通判满脸愤然,“王爷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竟有脏心烂肺的给王爷泼脏水,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劳大人了。”顾春和低头福了福身子。

通判忙不迭还礼,正琢磨着如何让自家夫人和她搭上关系,却听她说要去滦州城,当即惊得下巴快掉地上了。

王爷炸堤绝对是子虚乌有之事,然而堰塞湖溃堤的风险一直都在,不然王爷也不会疏散周边的民众了。

这个时候她竟要去滦州,为了辟谣么?通判目光复杂地看了顾春和一眼,少了几分谄媚,多了几分钦佩。

顾春和一行逆着人群的方向不疾不徐走着,街面上依旧有人呼朋唤友慌着往外跑,但驻足观望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