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页)

齐时邈点头回道:“那姓鲁的用毒手段极其高超,一时不防着了道,不过毒性已经压下,无大碍了。”

“那就好。”秦砚这才放心。

齐时邈忽的愣住,盯着秦砚看了好一会儿,看得秦砚一头雾水,用眼神询问贺平乐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妥当,贺平乐直摇头,表示他哪儿都好。

就在他俩觉得莫名其妙的时候,齐时邈对秦砚问:

“你……跟鲁召南交手了?”

秦砚想起他入宫时遇到的老头,说:“算交了吧。”

齐时邈狐疑问:“没中毒?”

秦砚坚定摇头:“没。”

“怎么可能!鲁召南那毒功独步天下,只要让他近身就极难脱身,你怎么可能一点事没有?”

齐时邈亲自领教过那人的毒功,评价是非常可怕,要知道,这天下能让他评价为‘可怕’的可不多。

“是不是中了什么无色无味的毒你不知道?”贺平乐担忧问。

齐时邈也跟着表示赞同:“对对对,手伸过来我给你把把脉。”

然而秦砚却不动如山看着他们,默默抽出一枚暗器,凌空做了个抛掷的动作,沉稳道:

“用的这个,没近身。”

任他毒功是不是独步天下,不近身不就好了。

齐时邈:……

贺平乐:……

所以,毒功被齐时邈称作‘可怕’的鲁召南,甚至没来得及对秦砚用毒,就被秦砚的暗器给秒了?

这,这到哪儿说理去!

齐时邈欲言又止,总之有点无语。

贺平乐神秘兮兮的凑上前,低声问道:“师父的师父,您想学暗器吗?我可以教你。”

齐时邈更郁闷了。

**

信国公起兵谋反一案震惊朝野。

幸而陛下与康平王、宣宁候联手做了一场引蛇出洞的大戏,将信国公极其党羽一网打尽。

而经此一事,朝纲整肃,人心共向。

信国公犯下诛九族之罪,他本人虽已伏诛,皇后也一夜疯魔,被送去深宫调养,但谁都知道,所谓调养其实就是软禁。

谋反之事祸连九族,严氏家族难免受到牵连,是太子在宫门连跪三日才求得陛下只将严氏一族贬为庶民,举家搬离京城,子孙后代永世不得科举回朝。

这样的处理结果与历年的谋反大案相比已经算是宽厚又宽厚的了,至于贬为庶民搬离京城这些事情,在诛灭九族这样的大罪面前,都是小事,因此严家不敢有任何怨言,在旨意下达的当天晚上,就在刑部与兵部的监视之下离开京城,几代煊赫的门庭,就此没落。

这件事之后,所有人都在说陛下接着就该废太子,另立储君了,毕竟太子是皇后所出,皇后的娘家谋反,身为太子又岂能独善其身。

太子本人也做好了被废黜的准备,甚至私下让太子妃把行礼都收拾好了,就等父皇一声令下,他好麻溜儿的离开太子府,随便是贬去封地或者换个地方软禁,他都甘心情愿。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启明帝愣是不提废太子之事,甚至还解除了原本太子身上的禁制,让太子继续回朝当差,仍是监国太子,甚至比之从前更为信赖,严家谋反之事竟然好像跟太子毫无关联一般。

后来朝中有人分析出来,说从前陛下对太子并无不满,只是不喜信国公府在太子背后搅风搅雨,如今信国公府倒了,太子表面上看着像是孤立无援,但实际上这正是启明帝想要的。

自始至终,启明帝就只是想要一个有主见,有担当,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仁善储君,这几点太子秦朔如今全都符合,启明帝自然也就不会动废太子之心了。

有罪者罚之,有功者自然要赏。

而在信国公谋反逼宫一案中,启明帝将最大的那份功劳归咎到贺平乐头上。

尽管她百般谦辞,但启明帝还是坚持给她另外封了个力国夫人。

有封地,有封邑的国夫人,本朝可没几个,算得上是天大的荣宠。

尾声

年后开春,邱氏生下一个七斤八两的健康男宝宝,小家伙皮肉饱满,精精神神,刚出生就滋了他大姐一身童子尿,被他大姐嫌弃了也不知道,打个哈欠转过身继续睡。

贺平乐嘴上说着嫌弃,但手上可一点不含糊,觉得奶娘动作太重,她非得亲力亲为给那小子洗了屁屁,擦了香香才肯自己去换衣裳。

彼时她自己的肚子也已经微微隆起,刚四个多月,旁的女子怀上胎后又是嗜睡又是想吐,贺平乐这边却静悄悄的毫无反应,每天依旧生龙活虎,就连给她诊脉的太医都觉得康平王妃这身子未免调养的也太好了些,能吃能动,一点不受限,都说她这腹中怀的是个小福星。

孩子是不是福星贺平乐不知道,她只知道不折腾亲妈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十月之后,一个嗓门儿巨大的姑娘呱呱落地,母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