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孝惠皇后之事(第2/3页)

如今羯军残余,尚有不足两万人,是对面晋军的三倍,但军心涣散,粮秣不足,就算固守隰城,石虎也无必胜的把握。他倒是想将冗兵遣散,只留精锐数千,如此一来,存粮尚可支用月余,应该能够守得住城……问题是晋阳已失,后路断绝,距离最近的上党支屈六就算闻讯急来援救,也起码得走小半个月吧?就算守住小小的一座隰城,于大局又有何益啊?

再者说了,若真遣散冗兵,说不定小一半儿人转眼就会去投了晋,然后刘央以酒食为诱,驱使彼等先登……面对这种状况,我还能不能守得住隰城,真不好说……

故而石虎已生退意,只是既不甘心,又拉不下脸来。于是最终下令,留张续守备隰城,全军前出,去跟晋人决战,以期侥幸!

两军即在隰城下的平原上激战起来。石虎还打算仗着己军人多,左右兜抄晋阵,结果先是北宫纯率“凉州大马”一顿猛冲,便即顺利驱散了羯军左翼,继而刘央命路松多率“具装甲骑”前突,羯军当即全线崩溃。

石虎见敌方重骑兵出动,就想要故技重施,以自己精心训练的长刀骑马步兵队来作抵御。但一来晋方重骑阵列严整,配合默契,还有扈从以弓弩和长矛辅助攻击,非昔日拓跋重骑可比;二则士气既堕,原本就只能与拓跋重骑互换伤亡的骑马步兵,如今威力还发挥不出全盛时的三成来。于是甲骑一过,羯军便溃。

石虎最终在张貉、尹农等将的护卫下,策马先奔,绕过隰城而退向平陶。北宫纯率骑兵猛追上去,赶得石虎连平陶城都不敢进,又再奔向了大陵。另方面,刘央趁胜猛攻隰城,张续见石虎已遁,根本就不敢守,主动自缚出降了。

晋军在后面一路追,羯军跟前面没命地跑,于路奔散,十不存一。最终石虎只率千余骑,从榆次东遁入山,逃向乐平国,晋军则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收复沿途各县,直至晋阳城下。续咸、郭殷命耆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刘央即承制,命续咸继续担任并州刺史,署郭殷为别驾兼晋阳令。

然而石虎虽遁,却留给了晋人一个烂摊子,各县府库皆空,四野田地遭到践躏,稻谷多半绝收,百姓饥寒交迫,嗷嗷待哺……刘央既入晋阳,乃不敢再继续进兵,只命陈安镇守榆次,姚弋仲守中都,以封堵前往乐平和上党的通路,防备赵援到来。对于西河、太原乃至新兴三郡中,距离汾水河谷较远的那些县城,暂时只能遣使招降,命其自守而已。

当然也得赶紧伸手向平阳乃至河东请粮赈济。好在石虎留下了不少的牛羊,平阳的王泽即遣人驱赶前来,可以稍解饥馑。

刘央入晋阳两日后,羊彝入城请见。

……

前日刘曜战败,甫一归营,即召羊彝、台产二人来,厚加赏赐。他说了:“容叔所言,持重之论,我若听容叔之言,焉有此败啊?而台左辅所言,实亦良策,奈何铁弗不肯相从……倘若刘路孤能与孤同心协力,或者石虎之首,已悬篙杆了!卿等皆有功,其过在我,及刘路孤先退,乃至战败——我必杀此铁弗奴,以报今日之仇!”

台产双手奉上公文,说我等近日来搜掳附近胡部,得三百余落,及牛羊数千,倒是略有小补,既然晋阳已不可去,不如就此退兵,再设谋对付铁弗为好啊。羊彝请令,说:“大王且归,臣愿继留此地,以观晋阳动向,倘若石虎终不能克城,乃请往说续、郭,讨要昔日所许。”

于是刘曜就留下三百骑兵给羊彝,自率大军渡河返回美稷去了。

羊彝曾在晋阳城中,见到郭殷、续咸叛赵之意甚坚,而城内百姓恨虎之心更切,因而私下估算,石虎多半拿不下晋阳城。他本打算趁着石虎退兵,而晋人未至之时,便二入晋阳,去讨要续、郭许诺的胡部和财物。

可是没想到石虎败得那么快,而晋军来势更速,反倒是自己呆在吕梁山西,虽然每常遣人打探局势,终究来往通传,慢了一拍,结果才至晋阳,就见城上守军铠胄鲜明,精神昂扬,早非昔日生疏模样。羊容叔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只得硬着头皮入城,请见续咸,续孝宗却直接就把他领到刘央面前去了。

刘央早就听说了这位羊彝,在夺取晋阳、阳曲两城的过程中,居功甚伟,再者敬他是泰山大族——他自然不清楚羊彝已被族内除名,恐怕普天下就没几个人知道此事的,因为泰山羊氏自然不会主动到处去宣扬,难道很光彩吗——乃亲自出迎,盛情款待。寒暄几句后,就问:“孝惠羊皇后何在?”

羊彝老实回答说:“在刘曜处。”此事世所咸知,根本无谓隐瞒啊。

再问:“闻其为刘曜掳为婢妾,果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