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真不愧是先帝的种(第3/3页)

毛奇龄说道。

“金声桓如何,不也一样转眼身死家灭?”

黄宗羲说道。

这样是寄希望于二王,但皇帝都不做什么,凭什么觉得两广士绅会为皇上拼命,他们把桂王和靖江王扔出来再立他们的儿子就是了。

杨庆只是要二王北上而已。

又不是要收回二藩。

说到底皇帝想让人帮忙,那首先得自己做出个样子,自己什么都不干就指望别人当替死鬼,这天下谁也没那么傻的。实际上说起来黄宗羲是对的,杨庆预计中的也是这样,但很显然对的不一定有用……

朱慈烺突然深吸一口气。

“既然是圣旨,让福王尊旨即可!”

他缓缓说道。

“陛下……”

黄宗羲还想说些什么。

然而他就看见皇帝陛下突然间直起了腰,紧接着双手伸到桌子下,一下子把这张桌子给掀了,那圣旨和桌上的东西一起飞出,然后皇帝陛下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他身后黄宗羲三人低着头都没敢再说话,直到朱慈烺的脚步声消失,三人才同时抬起头来,吕留良一声不响地捡起圣旨,黄宗羲却鄙夷地转过头……

“真不愧是先帝的种啊!”

他低声说道。

“大可,你以为两广那些乡贤会在乎桂王和靖江王的性命?”

他紧接着问毛奇龄。

这时候吕留良自己走了,他去给福王把圣旨送回,福王明显就是在故意气皇帝,他侄子这一来,都快把他给吃破产了。

“那与咱们何干?”

毛奇龄说道。

“还没找到二滨吗?”

他紧接着问道。

黄宗羲摇了摇头。

姜希辙在北衙大牢的事情,至今还处在保密状态,外界是根本不知道的,作为他师兄的黄宗羲,甚至他老师刘宗周,都在发动自己的人脉四处寻找。但哪怕应天府上下都足够给他们面子,这些天也依然如人间蒸发般找不到任何踪迹,他自己家里甚至已经派人去那些煤窑寻找了。

“二滨吉人天相,总会找到的!”

毛奇龄说道。

“但愿如此吧!”

黄宗羲叹息一声自己走了。

他走后紧接着丁魁楚就走进了这个房间,毛奇龄和他对视一眼,然后直接走到翻倒的桌子前,重新翻过来并捡起来掉落的笔墨纸砚,尤其是朱慈烺的私人印章。而丁魁楚朝外面说了几句,那些守卫的倭奴迅速给他们关上了这间实际上是朱慈烺书房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