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只争朝夕(第3/3页)

暗中已然作决,便道:“瞻箦心怀大志,切不可固行滞步,若有意太子舍人一职,待及冠前,理当前往建康!”言至此处,突地想起于兰亭之颠时,此子曾蒙贵人赞不绝口,稍稍一思,更是笃定,再道:“瞻箦若往建康,吾好友阮遥集乃吏部尚书郎,吾愿为汝修书一封聊荐!”

吏部尚书郎阮遥集,阮孚?修书举荐!纪瞻以前乃是侍中,拖病请辞而任会稽郡守,自然有拔擢引荐之权,若得其荐,谋太子舍人一职,便有眉目矣!

刘浓大喜且惊,目光徐徐迎向纪瞻,见其揽着银须微笑,面上神情则饶有意味,眼角带着赞许,嘴角却又有莫名的调侃;心想:“当取不取,必受其乱!”且不去管他调侃为何,索性揽着双手至眉,而后沉沉一个揖手,朗声道:“刘浓谢过郡守!郡守之恩,难以言述,皆存刘浓心中尔!”

“妙哉!孺子可教也!哈哈……”

纪瞻拍案而起,放声大笑。初见此子便喜,再见之时纪友与其为难,其虽受辱却不怀恨,反而周全相护。如此知晓分寸,且进退有据之人,投桃报李,岂可不赏!

当下,纪瞻再考刘浓对《周易》的领悟,刘浓肃目正礼,将昔日盘恒于心中的诸多不解之问,逐一垂询于纪瞻。未料纪瞻竟好为人师,兴致颇是盎然,抚着长须细细诠解。

刘浓垂目聆听,点拔即通,时作惊人之语,令纪瞻更是慰心悦怀,暗赞:此子,真乃天生美鹤也……

待得二人尽兴,已是两个时辰后。

“咕噜噜……”

纪瞻毕竟年事已高,待得腹中空空作响时,方才回过神来,瞅了瞅室外,见正阳之光已漫过水阶,斜斜透入半室,渭然叹道:“不想竟与瞻箦谈而忘时矣!”

刘浓笑道:“郡守传道解惑,神浸其中故而不觉也,刘浓哪敢当得。”

纪瞻命婢女们摆上饭食,四菜一汤,味道一般般,不可与绿萝、墨璃厨艺相较。

默食不语。

食毕,刘浓告辞离去,临走之时向纪瞻借阅《易太极》论。纪瞻只借了刘浓十卷,笑言待他尽阅之后再来借取,刘浓欣然而应。

“郡守留步,莫要折煞刘浓!”

纪氏庄院门口,刘浓深深揖手,待纪瞻点头默许后,踏入来福早已备好的牛车中。

“啪!”

一声鞭响,车轱辘辗着桂花,缓缓驶入竹道中。

纪瞻于门前捋着银须,目遂牛车没于眼帘,徐徐回首时,见纪友步履蹒跚的行来,观其眉色定又是宿醉未醒,怒道:“竖子!胸中无物,修而无仪,不死为何?”

纪友醉眼横斜,随口应道:“胸中之物为酒,纳天地滋养而生,存于我腹,何其幸也!修之于茅,束之以礼,吾不屑为之,死亦不堕志!”

“竖子,不若匹夫尔!!!”

纪瞻大怒,狂吼。

“啊,祖父……”

经此一吼,纪友霎时酒醒,随后神情猛地一震,身子斜斜一歪,啪嗒一声,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