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四势四机(第3/3页)

“嗯,你在此稍待。”

刘浓站在辕上微一打量,而后踏着小矮凳下车,徐步行至阶前。对口门的随从稍作拱手,笑道:“华亭刘浓前来拜见纪郡守,劳烦通禀。”

随从笑道:“郡守已知,刘郎君且随我来!”说着。将手一摆作引。

“有劳。”

刘浓心中微奇,面却不改。

踏入庄中,院子不大,一目可以尽揽。无心沿途风景,由着随从领着穿廊走角。不多时便已行至正厅。婢女置下茶品,端手俏立于一侧,初见刘浓姿仪时面露惊震神情,三两眼后便目光平淡,显出良好的大家风范。

刘浓安坐于案后,端着茶碗浅尝,眼光则漫不经心的打量着厅中陈设。不愧是文武皆备的纪瞻,便是厅壁所挂字画亦尽显其儒风铁骨,最是那幅以钟繇正楷书就的《吴子兵法》摘抄,远远一观。字迹刚健雄沉,捺飘若游云、点骄似惊龙,心想:书法正是我之所缺,莫若借鉴一二?

当下,徐徐度至壁前,负手细细观之,渐尔神魂浸入其中,嘴里则轻声默念:“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一曰地机,一曰事机。一曰力机……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

这时。纪瞻行至室口,见婢女正欲作言见礼,轻轻挥手将其制止,随后默不作声的踏入,悄然立于刘浓身侧。

刘浓犹自轻念,浑似丝毫不觉身侧已多一人。念罢,情不自禁地赞道:“妙哉!”

“妙在何矣?”

“妙,嗯……”

刘浓身子微微一震,侧首见是纪瞻,神情由然一愣,面呈涩然,少倾,揖手道:“刘浓一时观字触神,竟不知郡守已至,失礼之处,尚请郡守莫怪!”

“哈哈,何怪之有?且坐下续话。”

纪瞻爽朗而笑,自行度至案后落座,待刘浓斜座于对案后,笑道:“妙在何矣?在字?亦或在吴公兵法?汝且言之!”

嗯……

刘浓稍作沉吟,答道:“依刘浓浅见:吴公兵法在势,四势四机,堂堂皇皇,令人势不可挡;而此字,恰若其势,挥毫点墨间倒山崩玉,令人望之如渊、对之若川。是以,二者相携相成,缺一便嫌少。嗯,胸中若无万军,当不可作此书!敢问郡守,此乃何人墨宝?”

“噗!”

纪瞻捧着茶碗,轻轻一吹,而后浅浅抿得一口,未答他言,反再问道:“四势四机,何为气机?”

咦!考我?

刘浓默待数息,微微一拂袍摆,答道:“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朝锐、昼惰、暮思归!故,避其锐,击其惰,逐其归!此气,可为乾坤之气,藏伏于胸,归于自然。自然之气,有中正平和,亦有暴烈蛮险,故,擅战者,必擅治气也!”

纪瞻长眉一挑,再道:“何为地?”

刘浓道:“地者……”

纪瞻:“何为居、动、进、退?”

刘浓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故,不动如山,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侵略如火……”

一人问,一人答。

纪瞻步步紧逼,刘浓不急不燥,徐徐作言,将《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运用的如出一辙,其间更夹带着自己诸多观点,把纪瞻所问诠释得恰至好处。

一个时辰后。

一品沉香换得三遍。

刘浓答毕所有问题,舔了舔嘴唇,暗觉口干舌燥,举起茶碗便咕噜噜一阵狂喝。

饮罢,将嘴一抹,由衷赞道:“妙哉!”

纪瞻将凉茶碗缓缓一搁,目光则始终盯着刘浓,半晌,渭然叹道:“华亭美鹤,后生可畏也!”

刘浓揖手道:“郡守过誉也,刘浓不过坐而论兵,怎敌纪郡守当年横戈立马、直破石胡之威也!”

纪瞻道:“老将老矣!”

刘浓道:“志在千里矣!”

“哈哈……”

纪瞻揽须在怀,放声而笑,随后细观美郎君,只见其面如冠玉,目似朗星,中有锋芒隐透,与昔年弱冠时的自己何其相似,愈看愈喜,笑道:“甚好,不避己之所缺,是为君子美德。然则,切不可过谦,过谦则失锐性。便如汝所言:胸中若无万军,何言锵锵?嗯,汝有所不知,日前吾曾于兰亭之颠,得闻汝操琴以鸣志!其势若崩,其志非小啊……”

啊?!

刘浓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