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2/3页)

“听您的,带鱼可以。”

“再来个蹄髈。”

“整烂点儿,入味点。”

“素菜呢,您随便点吧,市面上能买到的菜,我都能买来。”

明天过年,津津妈妈已经在准备了。

隔壁已经传来香味。

看见范晓娟他们过来,津津探了个脑袋过来,冲范晓娟打了个招呼:“范姐,才来啊,盼了你好久了。”

秦星辰也冒出来个小脑袋,喊了一声紧紧姐姐。

津津人缘很好,当初卫卫带着她们这帮女孩子来兴师问罪,还是她主动要求去楼上看看,第一个把房间给拍板定好的,见她定了,其他人也纷纷定下自己要住的房间。

范晓娟给了津津一包花生瓜子糖果:“新年快乐,年货准备了没?”

津津接过去花生:“早就准备好了,就在晓珍超市里面买的。”

本来津津妈为了省钱,还想去进货呢。

她都从不去晓珍超市里面看看,看着那些人一篮一篮的从超市里面拎东西出来就肉疼。

尽管范晓珍的超市就在她馆子对面,她就从没进去过。

津津非要拉着她进去逛逛,进去了才发现怎么人家的东西那么多啊,调料也很齐全,甚至有些牌子都是市场里面没有的,进口零食也很多,津津妈妈买完还在说:“以后就在超市里面买算了,贵有贵的道理。”

她还吃过曲奇饼,特别好吃特别香。

万年青葱油饼干,也很好吃。

津津妈妈正在洗带鱼,自己家也要准备一些过年吃的东西,顺便就一起整了。

津津在一旁帮忙洗菜,母女两个忙的不亦说乎。

“范姐。”津津冲范晓娟招招手,示意她过来,见范晓娟过来来,转身进了屋子里头,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包装盒:“卫卫妈妈让我送给你的,祝你节日快乐。”

礼物是卫卫妈提前准备好的。

“卫卫妈怎么知道我?”范晓娟疑惑。

“年底过来了一趟,赶在春运前才走,要不是怕不好买票,还预备多住几天呢,她南方过来,从没在冬天住过这么暖和的房子,基本不出门也不下楼,所以你不认识。”不过卫卫妈跟津津妈倒是很熟悉了。

范晓娟跟卫卫打交道不多,也记得是那个当初想要退房的女孩子。

她跟对象结婚后就住在这里。

津津把卫卫家的事当做趣事讲来听。

起初她妈妈听说两人在村里租的房子很不放心,打电话问她:“你怎么搞的,我们知道京市房子贵,我也不要求徐建能够买得起房,至少他能够在市区租个房子吧,他怎么能让你住农村!”

不是卫卫妈妈鄙视农村人,实在是,全家花了几十年才在县城扎根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女儿读了那么大的书,不说光宗耀祖吧,怎么结个婚又整回农村去了。

卫卫跟妈妈解释:“我们两个的同学都租在这里,我觉得这里也很好,京市这里的农村跟我们那里不一样的。”

不管怎么解释,农村还能比城里好?

徐建就算是为了安全考虑,也不该让卫卫住在农村吧!

卫卫老家农村的环境很不好,再加上那会儿很多人都想进城,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出来的人在老家还是很有优越感的。

至少在卫卫妈妈看来,徐建这小伙子以前这么靠谱,可结婚以后就变了脸,把女儿安排在农村住,可就挺让她寒心的。

卫卫解释:“这也是我跟徐建两人决定的,我们这里房租便宜,这几年先省着一点,等以后我们还要在京市买房子呢,妈你是不知道京市房子多贵,要是单位分房,咱们手里头也要有余钱才行啊。”

卫卫妈妈气得摔了电话,感觉自己头顶都在冒烟。

省钱省钱,男人刚结婚就说要省钱,等以后还有她好日子过。

卫卫嘴巴笨,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解释,谁知道就等来她妈就专程从老家过来看她,来的时候还是怒气冲冲的,走到村子越走据说越心凉,最后看到了居住环境,才放心一些。

居民区两栋大楼,都是用围栏围起来的,门口有个中年人,看见卫卫妈妈进来,还要查身份,这地方一般人还不让进。

小区(且这样称呼吧)里面的环境还不错,虽说现在已经入了冬,种下去的花花草草都已经凋谢了,但看得出来,跟卫卫妈出生的那个农村还是不太一样的。

再进屋子里头去,房子很大,比起县城里面那小到转不开身的客厅,徐建租的这个边套客厅都有二十几平米,两个卧室也有十来平,连通着卧室的阳台也有五六平米,阳光照进来,把客厅照得亮堂堂的。

里面的装修就更不错了,全屋都是瓷砖地面,厨房跟卫生间全部都是瓷砖,进去就感觉很新很舒服,这哪里像农村的房子,县城招待所也没这个条件好不好,卫卫妈是从市区打听过来的,这个价钱在市区租个单间都不够,说不定还要租个单间老破小,那卫生间的环境黑麻麻脏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