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2/3页)

“妈,这你就不知道了,乒乓球学好了,能进特长学校,现在好多小孩子进好小学,都要靠着特长呢,咱们京市的乒乓球特长学校多,学校要组织乒乓球队,有些家庭没有啥好学位,就只能学个特长,什么打乒乓球啊,踢足球啊,打篮球也行。”

范晓珍刚回来就听见她妈口吐莲花。

王秀云一直惦记着家里头的房子,她知道范晓娟兄妹两个在盖房,足足起了六层楼啊,不知道要那么高的房子怎么住?

想到这里,心里就酸溜溜的。

当初范大舅是有工作的,户口就从农村移了出去。

她跟范晓珍也落户落到了城里。

那是以前城里户口香嘛,有了城镇户口,才能接班父母的班,也才能内部推荐岗位,那以前人为了搞个城镇户口,花钱的都不在少数。

可现在谁能想到,转出去,再转回来就难呐。

而让村里头批地,就是要户口,没有农村户口就没地,继承的除外。

但其实,舍得点钱,还是能在农村买土地的,可王秀云那么精打细算的人,眼睛就一直巴巴望着老宅子那块地。

谁知道人家一层层,都盖起来了,中间倒是空了点,又围起来了。

当初范晓娟家里拿走了全家仅有的那块破房子,其实最值钱的就是那一块地基。

好了,现在回村里盖房子没了希望,王秀云就撺掇起别的事儿来,她觉着范晓娟这么有钱,随便拿出来一点,都是毛毛雨了,她那个将军公公,私底下一定没少补贴小两口。

“晓娟啊,你说你姥姥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东奔西跑的这家住住,那家住住的,咱们是不是该凑钱给她买个房子?”王秀云热络的建议。

“买房?”

“是啊,给姥姥买个房,你看你姥姥这精气神,至少能活到一百!”

范晓娟哪能不知道王秀云的打算,先从他们兄妹这里套一笔出来,她笑着回大舅妈的话:“我们出钱没问题啊,大舅妈跟小舅妈也得出钱吧。”

王秀云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范晓娟冷笑:“大舅妈不会是想让我跟范晓军掏钱给姥姥买房吧?”

王秀云脸上的笑容就更挂不住了。

范晓娟笑容更冷:“您不会还想着,房子买了,最好写我姥姥的名儿,对吧?”

王秀云笑说:“那你们不是有钱嘛,你们给姥姥买房,先给姥姥住,等过些年,那房子不该是你们就是你们的。”

嗤,真有意思。

这钱从口袋里掏出来,下一秒是谁的都难讲,更别提以后了,这要是写了姥姥的名字,以后第一继承人可是两儿子呢。

跟外孙外孙女有什么干系?

硬要掰扯,人家可以说是赠予,只要姥姥没立遗嘱,还是得走法定继承。

这大舅妈啊说是心思深,可真深到没边儿了,不过就算再有心眼,也斗不过姥姥。

范姥姥多精明的人啊,早砸吧出来儿媳妇这肚子里琢磨啥玩意儿了:“秀云啊,我还是喜欢跟着你们一起住,你说我老人家,搬出去住了,村里人该怎么想你们啊,而且我呢,从你嫁进来以后就宝贝你,可喜欢可喜欢你了,一天不看到你,我这心里就格外想念你们。”

王秀云被噎住。

刚好范大舅从外头进来,听了一半的话语,张口就问:“妈,谁要你搬出去啦?”

范姥姥心疼儿子,就不在儿子面前戳他媳妇的不是啦。

打了个哈哈:“晓娟让我搬过去住,你媳妇舍不得我呐。”

王秀云:“……”噎死我算啦。

祖孙两个跑到厨房做饭。

范晓娟过来的时候带了只土鸡,快速的剁鸡肉,给鸡肉飞水,姥姥年纪大了,喜欢喝清淡的鸡汤,这鸡汤还是她跟香姐学来的,方法特别简单,飞水以后,放点老姜片,加些许料酒,用清水炖煮一个多小时就完事,这样煮出来的汤的味道特别清香,姥姥就着这鸡汤能吃一大碗饭。

姥姥在一旁看着,不住手的往锅里丢老姜。

范晓娟:“???”她记得大舅妈不吃老姜。

姥姥嫌儿媳妇嘴巴碎,王秀云不喜欢姜片的味道,她就偏偏要多放一点。

到上桌吃饭的时候,打开盖子一闻到浓浓的鸡汤味道,王秀云就皱眉说:“生姜不要钱啊放这么多。”她都吃不下去了。

姥姥使坏,往范晓娟身上倒脏水:“哦,晓娟又不知道你不吃老姜,下回记得哈。”

范晓娟无辜的冲大舅妈笑笑:“天冷,吃点老姜好。”

王秀云疑心范晓娟是故意的。

王秀云心疼的看着全家都喝鸡汤,就她特别埋汰老姜的味道,心里想吃又不想吃的。

范晓娟朝姥姥吐吐舌头。

姥姥促狭的说:“晓珍不是说她受了点凉吗,多喝点老姜鸡汤驱寒,春捂秋冻的,搞感冒了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