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最后的谈判与耳光(第3/6页)

可耶律马六还算是一个冷静的人,并没有被石坚这嚣张的话气得一拂衣袖就离开幽州。他命令手下骑快马立即将这个消息,以及石坚的底线送到契丹上京。

契丹接到这个消息后,果然从上到下吵翻了天。只有少数几个大臣劝说要冷静下来,可这声音太微弱了,大多数官员与将士要求请命,与宋朝交战。

可更不好的消息陆续地传来。

宋朝这次决不是恫吓,几乎倾国的军队而来。自从狄青军队赶赴后,还有河北河东三路,以及京城驻守的部份军队陆续地赶赴到幽州。连刚刚返回宋朝的种世衡还没上岸,让圣旨将他与手下还剩下的八千人,送到了天津港。无数的物资还在大量地从海上,运河,以及陆地送往幽州。为了堆放这些物资,在幽州城外建造了一个个大仓库。

这才是东路的,从陕西路,到宁夏路,原有的军队节节向前推移,除了原有的军队外,还有从四川等地,陆续有数万大军到达,与他们汇合。除了宋军,还有从西南各蕃,甚至大理,抽调出来四万士兵,经过漫长的路程,到达陕西宁夏路。不过后者的战斗力很让人质疑。估计也是用来维护治安,顺便加速他们融合到宋朝中的。虽然这一路名将没有东路多,可也有老将折惟忠以及山遇惟永坐镇。

这并没完,从龟兹路到喀拉汗同时也开始睡醒了,除了原来的宋军,还有喀拉汗的大军以及吐蕃增援的四万军队。宋朝听从石坚的建议,大大方方的将这一路交给了玉素甫与唃斯罗率领。当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宋朝只是支持了大量物资,新式武器并没有支援。而且这一路士兵最少,几方集合起来,只有十几万人,但这一路战斗力同样不可小视,基本都是蕃羌战士组成的。

这一次果如耶律焘蓉所料,宋朝不是单单针对契丹一个国家而来,而是北方草原上所有的势力。为了这次战争的完美取胜,宋朝出动了积存多年的物资,几乎所有先进的武器,本土士兵与各方联军以及一些乡兵,达到近百万人,还不算几十万庞大的民夫队伍。

当然,这是现在的宋朝,财富储存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否则换作任何一个朝代,就是这一次出征,取得完美胜利,也因为耗费大量的物资,导致国家破产,最后民声鼎沸,造成隋末各处百姓造反的局面。

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所有契丹大臣不作声了。要求谈判的声音再次占了上风。只是他们的大多用心与耶律焘蓉不一样,现在宋朝态度坚决,要么交战,而战后石坚放出话来了,所有人的结果除了战死外,把他们当作交趾人看待,成为最低等的奴隶。要么投降,只是国家不能保留,衣着款式改变外,其他的可以善待。在这里还有一个区别,宋朝的福利确实很优厚,而且宋朝很少杀官员。当然皇帝除外,就是现在赵祯信誓旦旦,赵匡义留下的名声太臭了,许多人还不相信,这些异国皇帝最后会有好结果。

可同样更多大臣将他们批评得体无完肤,他们还列举了三国时故事,曹操进攻孙吴,许多大臣要投降,连重臣张昭都不例外,其实这些大臣投降了曹操,还是继续做他的官员,可是孙权呢?结果孙刘与曹操大战,三国鼎立。再比如南唐投降宋朝,张洎等大臣还是继续做大臣,但李煜呢?

这边契丹在吵闹,那边也里可温同样很紧张。宋朝在西路与中路也集结了那么多大军,这明显是对付他们满都拉。而且派遣宋朝要求诚服的使者,宋朝朝廷不报。

于是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宋朝京城。

同时赤脱脱也开始紧张起来,目前他还没有危险,就是宋朝有大量海船,沿海一带全是高丽人,对他们没有暂时危险。可宋朝这么大的动静,一旦契丹与高丽人战败,剩下的就到了他们若别温了。最让他绝望的是,他还因为背叛宋朝,已经没有谈叛的余地了。这回契丹没有找他,他反而主动找契丹,同意将军队撤出通州,而以长春州为线,这等于让出一小半的地盘了。并且主动支援契丹四万骑兵。

春天一天天的临近,草原也一天天的动荡不安。然而不知不觉间,四月到来了。

这一段时间,耶律焘蓉主动缠着石坚,并且参预他著书立说。也是看她身体羸弱,石坚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并没有责怪,还请了大夫为她医治。

可刚过四月初八,当耶律焘蓉再找石坚时,找不到人了。

石坚骑着快马,来到营州,在这里已经聚集了十万宋军。石坚带着大军出了关外,来到来州城下。但到这时候契丹并没有真正妥协,在来州城也有三万士兵防守,并且在来州城外,挖了无数个密密麻麻的壕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