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风暴(第2/4页)

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更坏。什么叫没有了影踪?

这位高相国脸上更加担心,说道:“难道后来一直没有看到她的下落?”

石坚一摊手说道:“我只能为你查找下落。现在她成了夏大人的女眷,如果再查下去,就是夏大人的家事了。再插手就是本官逾制。不能再查下去。”

“可是,可是,”这个老头子不知说什么好了。

石坚劝抚道:“不用担心,想来夏大人饱读诗书,本身是朝廷重要官员,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这次你进京城后,向夏大人提出请求,虽然是纳妾,可现在你也身为朝廷国公,让他补办一下手续。顺便将你女儿接出来,父女团聚一下。毕竟女大不中留了,虽然身份低了一点,可夏大人才华出众,人手风流,倒也般配。”

“石大人,你可保证小女平安?”

石坚说道,我保证个头。你女儿恐怕连尸骨都化掉了,还平安呢。他面露难色,说道:“这个就不敢保证了。但不代表着夏大人谋害了你女儿,也许是生病,也许是她回家省亲,在路上出了危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生病,我女儿生性活泼,就象一个男儿一样,怎么会生病?”

石坚狠狠鄙夷,人食五谷,怎能不生病。不过这件事,他并不想露多少面。于是再次说道:“高大人,现在不能断言,一切到了京城就会揭晓,如果贵小女失踪,你可以向大理投出状纸,或者告御状。不要说夏大人,就是本官如果无辜杀人,也要依法处置。但这一切需要证据。”

这已经在等于告诉他,如是万一夏竦真谋害了他女儿,这个案件也能还个公道,但所告之人非同小可,这证据自己去找。怎么找?石坚那天在营帐里借王朝之口说了出来。而且这一次前去京城的人有不少,象高家就有好几百口,这么多人在急切之下,就算是逾制,也不会出现多大问题。

也不需要准确的证据,只要高家找出让夏竦有重大嫌疑的证据,那么司法机关就可以进入。这件事当时夏竦轻视了后果,做得不干净,只要大规模一查,就可以查出结果。到时候夏竦就等着吃这颗好果子吧。

话讲到这份上,高相国怎能不明白,他又施了一礼:“还望到时候石大人能为小女主持一个公道。”

石坚也不言语,端起茶杯送客。

都是聪明人,没有回绝,再不明白,他真是一头猪不成。

之后,过了好久,石坚还没有离开大理,这么多人迁移到京城,每个人身价不凡,所要携带的行李不计其数,光是收拾就要许多时间。石坚也不急,正好现在将事务安排交接。直到五月下旬,才准备动身。

临行前,石坚将种世衡与包拯喊到洱海上一家画舫里相见。

这一天,江南大多地方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可洱海还是风和日丽,远处苍山十九座高峰上还有着积雪,如同十九个白玉,扣在青山之上。半山处还有着一种玉带一样的白云,这是苍山著名的景色,玉带云,苍山雪。近处的洱海湖水清澈碧绿,如同镜子一般。

阵阵夏风吹来,两个长相清秀的小姑娘专心致致地为他们捞去茶饼上面的茶沫,随着风儿吹过,带来了湖水的气息,也带来了少女的发香。

面对着如此景色,石坚也感到心旷神怡。

这时候种世衡与包拯走了进来。

三人见过礼,石坚说道:“种大人,辛苦了。”

两个人从相遇起,都快十年了,种世衡一直征东杀西。并且即将还要到天竺去,去完了,有可能继续西向,在这十年里,种世衡也甭想休息了。也许有可能与杨延昭一样,老死在沙场边关。事实上现在种世衡五十岁了,再这样劳碌,寿命也不会有多长。

种世衡呵呵一乐说:“哪里,哪里。”

虽然荫补出身,算是文官,可他比石坚更加伪文官,骨子里是一个纯武将。事实上现在朝廷也将他当作一个正宗的武将来用。以前的功劳不说,平灭西南之乱,征服南方诸国,现在将若大的大理收入囊中,种世衡还是很高兴的。特别是即将征服天竺,好象在华夏历史上也只有唐朝大将王玄策做过。王玄策作为正使出使天竺,遭到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发兵拒唐兵拒唐使入境。王玄策三十骑全部被俘,他本人侥幸逃到吐蕃。

当时唐朝战无不胜,王玄策那里噎得下这口气,于是向松赞干布借兵一千二百人,再与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王那陵提婆借兵七千人,俘阿罗那而归,当然顺带着灭了几个小国家。李世民得知手下这么争气,回来后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做了朝散大夫。可王玄策做了一件傻事,让印度一个神棍和尚罗迩娑婆忽悠了,说自己会炼长生不老药,有这好东西,一定给皇上先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