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潜龙之居(第3/6页)

“我明白了。如果那两个阴阳点是打开通往京城府邸通道的大门,等于将龙形与那条通道相通,这条龙形就被破坏了。因此那条通往京城的通道其实不在书房里,或者说另有独立的机关。”薛奎说道。

“不错。我正是此意。”

“可是我不明白了,一是为什么用那条死通道做一足?二是为什么出现了那条伪土形通道?三是我听说了,在金行通道处有一个水井。这样一来,整个龙形还不是被破坏了?”孙复问道。

“孙先生问得很好,”石坚一边答道,一边在纸上将这三处标注出来。他说道:“乾卦有七爻。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注意了,最后用九一卦,群龙无首,这正是他需要的,只有皇上危险了,他才有机可乘。但最后的目标还是九五,飞龙在天。可是一切不能太满了。满则盈,盈则溢。所以有时候要留缺,比如这条巨龙,它脚踩汴水,头翘大明湖,大明湖又与汴水相通,汴水真通大海。这是风水上最好的格局之一,环水格。也就是说已经成了一条活龙,因此要留缺,这个缺就是这一足。还有一个原因。”

说到这里,他望着窗外,似乎在回想。这十几年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其中有成功的骄傲,有热血,有激昂,有喜悦,也有郁闷,阴暗。他再次说道:“这个王爷隐藏得很深,也许一开始之初,他有反意,并没有付出行动,直到与天理教联系之后。但那时候他还感到有些后怕,因此准备随时逃跑。那时候只修了一条地道,从京城到土行所在,再到这个水行,水行倾倒泥土。那么金行呢?”

说着他再次将金行附近有关地形画了草图,说:“你们也看到。金行附近,有树林,有大道,更重要是新钢厂全部在哪里,因此行人多,船只多。想要逃跑,哪里是很好的地方。只要夹杂在汴水的船只之上,很难察觉。但倾倒泥土就不容易了,一是容易让人发现。二是哪里的水势平坦,泥土不容易被冲刷。所以又开了水行这一条地道。后来呢,慢慢随着天理教的野心增大,他的野心更大。于是再次建造地道,一是逃跑时用,二是下面可以关押犯人,还可以做一些隐秘的事情。所以产生了成为一个龙形的想法。可是这时候也发生了一个意外,那就是张元覆灭得太快了。因此他也后怕起来,于是允诺了克己两个小候爷一点好处。让他们公开行事,他在暗处配合。这样进也可以试图逐鹿中原,退可以自保。或跃在渊,无咎。”

“什么好处呢?”赵祯问道。要知道谋反,这不成功就是杀头之罪。

“皇上,很简单,他可以说按照杜太后的遗旨,魏悼王廷美继承大统,或者按长者继位,楚王元佐继承大统。所以他们应当继承皇位,他在暗处大力帮助他们,只要这一句说出,这两个人也许本来有对朝廷有所不满,加上有契丹与天理教的帮助,一听准会动心。所以开始谋反。”石坚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时候都以为他在大洋岛,所以没有了顾忌。

“可朕不明白了,这样一来,他又有什么好处?”

“皇上,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只要天下大乱了,那么他才会有机会崛起。以他的才能,赵克己两个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的主要目标还是皇上您啊,只要他将皇上从龙位上拉下来,那么他的成功机会将会无限扩大。这两个人只是一个替死鬼。”

“朕明白了,你继续往下说。”

“可最后无论克己,还是契丹,以及天理教都一一失败,李织也被抓获,因此他准备着随时逃跑。最后也许李织被刘太后处死,才让他松了一口气。因此他现在不敢以九五这自尊。顶多在他心目中是九四九三之爻。对于九三之爻子曰,是故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之爻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乎,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也。这时候他的位置或上或下,或田或天,还没有完全在天,达到九五之爻象,因此有一脚踩于地面之下。所以有这一足在地面之下。”

“可孔子在上面还有一句,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修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可与存义也。请问他有何德何业何义何忠何信?”赵祯不服气地说。

虽然刘太后有些事情做得过份,但至少她还在心里面想着天下黎民百姓,只是做法错误罢了。可这个人根本什么也不顾。

石坚微微一笑说道:“何为德义忠信?每一个人的看法不同,心中的德义信忠也不相同。就象站在臣的角度来说,契丹归顺我们大宋,不但对大宋有利,也对契丹百姓有利,可契丹君臣会这样看?我们认为他是做错了,可他自己认为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