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步步生莲(第3/4页)

一句写了,满堂喝彩。石坚的壮词名闻天下,这一句开头就壮阔到了极致。

石坚继续写道:自幼看《易》学《春秋》。圣人言,三尺神明在冠头。

再一次喝彩,石坚到现在为止,所做所行,完全可以称得上这一行字。

石坚微微一笑,再次写道:“断笔学从戎。鱼浮射天狼,带血钩。”

这一句更是傲气十足。不过也没有一个人敢反对。如果说在军事上的建树,石坚就是比李靖霍去病,也不为过。

石坚再一次笑了起来。继续写了下去:今日观佛堂上坐,求佛祖,善人皆超渡。

这一句本来也无可是非,可联想到石坚的上句,与当前的局势,恰恰成了莫大的讽刺。

算了,这个祖宗也不信神也不信鬼,能为他们写出这首词,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而且这首词本义表达就是要自力,佛祖只是让人来敬的,学好的一面。但不要迷信了,否则为什么好人那么多磨难?但用意隐晦,能让他们曲解。

但这时候,宋朝的情况开始发生了改变。

其实无论赵祯玩什么小心眼,还是瞒不过有心人的注意。最后京城到处都开始传来,皇上苏醒了。小皇上还躺在床上,抓耳挠腮,奇怪,怎么一起知道了。

曹贵妃咯咯笑道:“皇上啊,你想想,石大人现在不顾朝廷安危,到了五台山为你求长命百岁。这也反常。再想一想,还不一起明白过来。”

赵祯两眼圆睁,说:“这样说来,石不移是有意拆朕的台了。”

不过他自己也笑了起来。

既然都知道了,也不要装了,虽然还是病怏怏的,开始接见大臣。

这个消息传来,京城里鞭炮一起放起来。而且石坚就要来到京城,小皇上也下旨让石坚再次担任首相。现在石坚职务并没有刘太后前年时高,更没有总理全国政务的懿旨。但都知道,小皇上对石坚十分好,说得再漂亮,不给实权有什么用?但小皇上就不同了。

因此消息传来,局势立即开始急剧地向好的一面转变。

特别是交子,从八折,开始涨价,到九折,到十折。甚至有的商人认为石坚为救市,竟然让交子超过了十点五折,来交易。而这一年当中,吕夷简收的税款确实很有一手,加上多印的交子,朝廷的余款达到了六亿贯。连石坚也感到惊讶不已。只是这些钱大多数是以交子存在的。

交子一活,朝廷的经济立即全部变活。

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且随着石坚很快地回京,朝野上下的牛鬼蛇神,一个个不敢动弹。商人开始文明经商,官员也不也贪污腐化。

用宝严寺老和尚的话来说,他们看到,石坚离开宝严寺时,每走一步,就象脚下生光一样,一传好了。文曲星让天上神灵都感动了,自从石坚从关外回来,每走一步,脚下带着一朵莲花。

赵祯听了也不以为意,他还嘻嘻笑着说:“好啊,这一回石不移坏了朕的好事,回来后,朕一定让他在脚下面踩出一朵莲花。否则朕一定饶不了他。”

石坚不知道啊,否则一定会着急,这脚下面踩莲花走路有点困难。或者学一下小周后,来个裹脚?可那也不行啊,不但要踩,还要生。这到哪里生?早知如此,多学习一下大卫的技巧?

石坚从五台山走出来后,也听到了赵祯露面了。那么再耽搁没有多大的意思。于是加快了行程。

但他没有到京城,而是直奔西京。

赵虎正在招呼客人呢。

现在茶馆生意很好。特别是西京,也是宋朝的京城之一,这朝廷的先忧后喜,议论的客人很多,许多人喜欢到茶馆里喝着小茶,谈论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大家心情高兴了,也喜欢听听石坚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段子。

可今天西京轰动了。石坚从五台山归来,从西京经过。都要出去观看。石坚自从破井尸一案,也与西京对下不解之缘,老百姓对石坚有着很深的感情。

连赵虎的茶馆里的客人都跑出去了。只剩下一些老客人,知道这么多人,就是看也有可能看不到石坚的影子。况且皇上出事后,朝廷也加强了警戒。能刺杀皇上,就不会刺杀石坚。于是还在喝茶聊天。

然而那些客这一跑,错过了一场大戏。

老晏又让赵祯下放到了西京,但他与石坚关系很好。亲自来到城外迎接石坚。两个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到这个茶馆。这是石坚有意为之。在他没有接到李宸妃之前,什么人不能说,否则李宸妃就会有危险。这是一着妙棋,隐忍到今天才发作,他不想出现任何差错。

老晏也不知道。石坚对西京也很熟悉,陪他走走吧。

可他突然看到石坚来到这个茶馆前面后,跪了下来。

连晏殊也愣住了。石坚下跪?石坚现在是首相,当朝一品大员,难道皇上来到了西京,这不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