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身世之谜(第2/4页)

这时候吕夷简又提议了,人都死了,名份要给吧。

赵祯听了,心想你总算说了一句人话。立即下了一份语气沉重的罪己诏,同时赐李宸妃谥号为章懿太后。可这时候夏竦突然说了一声:“且慢!”

听到这两个字,吕夷简脸色往下一挂。他说出这个提议是有用意的。当初李宸妃生得不明不白,吕夷简怀疑李宸妃根本没有死。他也在追查此事,可没有结果。但猜测石坚在中间弄了鬼了。现在只要将谥号追封出去,会让石坚很尴尬,不是人死了吗?现在人怎么又活了过来。而且事情传扬开来,那么就有人说石坚连内宫都干涉了。不但石坚,到时候连皇上也会感到尴尬。

本来一着妙棋,让夏竦这一喊,破坏了。

吕夷简阴着脸心想:这么快就向石坚示好了吗?但人家会领你的情,做梦去吧。

赵祯还没有明白,夏竦将他拉到一边,低声说道:“皇上,还记得那年石大人前去大洋岛,在朝堂上与臣耳语了一顿吧。”

赵祯终于第一次想笑。那一次石坚将这个老夏整苦了,前面在朝堂上屁股还没有坐热,后面就让石坚弄下台了。

赵祯控制住笑意。

夏竦又说道:“那次石大人在臣耳边说的话,就是告诉臣李宸妃没有死,而死的这个人不知道是他从哪里找来的,因此,皇上你也看到了,脸上的面容全部破坏了。”

当然得破坏,这是赵虎从一个坟墓里挖出来的一个新丧的妇人,虽然体型相似,可外表不同,不破坏,还不立即让人知道是假的?

赵祯听了一喜,他想了想以前石坚所说的话,还真有这可能。他心里卟通卟通地跳了几下,颤着音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夏竦正气凛然地说道:“臣以自己一生名声来担保。”

赵祯白了他一眼,心想你有什么狗屁名声?不过这是一件好消息。赵祯再次急促地说道:“快,快帮朕拟旨,到幽州询问石不移。不行,朕得亲自前去,朕也想看看幽云十六州是什么样子。”

现在去幽州?不行啊,政权才刚刚交接,这一去,将会有许多变故发生。最少夏竦不希望发生这情况,况且他现在是参知政事,还有老太太一句话,不准贬。不想多事啊。

他说道:“皇上,且听臣一言。现在皇上暂且忍耐几天,现在石大人在北方势如破竹,马上幽云十六州的事情就要平息了,那时候石大人回到朝中,皇上可以仔细询问。但现在正是多事之秋,车驾不能动,防止变故。”

天知道石坚将李宸妃藏在什么地方,既然这么多年大家都不知道,就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了,有可能消息走漏出去。因为身份,有心人打李宸妃的主意,那么就有意外产生。

赵祯想了想,也有道理,那就忍着吧。不过又看了夏竦几眼,难道这个家伙真开始学好了?试目以待吧。然后开始整理朝堂。赵祯老早看朝中的一班大臣不顺眼了。张耆、姜遵这些人全部下放,连老头子范雍与晏殊,也因为这次回朝时,在太后面前说好话,全部贬职。然后将宋绶、王曙等直臣全部召回来。不但如此,连下放已久,都差一点呆在地方发霉的李迪都召进京城。连河北三路的富弼三人,小皇上也准备召回京城,可想想没敢动,怕影响石坚。

当然这一道道圣旨发出去后,王曾他们都开始欢呼雀跃,这回可要大干一场了。

朝中有了这么多直臣,他们就可以清查地方不法官吏。这一次老吕可将朝廷害苦了,特别他那个改革,简直是鱼肉百姓。但赵祯将他们召进宫中,祥细地交谈了一下后,并没有进一步地采取动作。因为这项改革是石坚想出来的,也有好处,但就象石坚所说,关健是执行的官员。

现在最好不要动它。等到石坚回来后,商议后再做决定。如果这在以前,或者让吕夷简听了肯定会很愤怒,我不如石坚了?但这些大臣无论品性或者是肚量,都比吕夷简好得多。也知道事情轻重,并没有人反感。

不过这一次吕夷简做得漂亮,嗯,还有一点忠诚。小皇上想起石坚的话,这个人有点本事,不然不会让石坚推荐的。要知道石坚只推荐俩个人,一是小范,二就是这个老吕。于是说道:“吕爱卿,你留下来吧。”

如果在以前,吕夷简一定开心得不得了。可现在不同了,他就怕留在京城,马上石坚就要回来了。想想看吧,自己为他制造了多少麻烦?而且这一次石坚那是真发火了,连老太太下的几次圣旨,听都不听。对老太太都是这种态度,对自己呢?

得,我还是早点走为妙,省得一嘴大牙让他回来打完了。

吕夷简立即拒绝。

赵祯也无奈,心里叹息一声,现在老实了,何必当初呢。虽然说太后让你掣肘石坚的,可你做做样就是了。也别来真格的,更不能最后连国事都不顾,一心将石坚扳倒。